从管理油藏向经营油藏转变
□本报通讯员王维东陈杰
埕岛油田是胜利油田稳产上产的主阵地。每天注水量4.7万立方米,平均年产液量以160万立方米的速度在增加,哪些液量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无效的?
2018年,通过精准注水,胜利油田海洋厂减少低效无效液量60万立方米。海洋采油厂首席开发专家王优杰算了一笔账,一立方米液量的综合成本是18元,减少60万立方米液量相当于降本1000多万元。
从单纯追求注水保能量、控制递减转为每立方米水注得都有价值,折射了海洋采油厂从管理油藏向经营油藏的转变。
油藏经营是用集成的思维和理念管理油藏,实现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势互补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目标。胜利油田油气开发管理中心生产管理室科长王庆贵说,过去,地质、工艺、生产等部门各自为战,各部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递减率、含水上升率、躺井率等开发指标上,缺少一体化统筹协调和经营意识。如今,实行区块目标化管理,各部门协同作战,群策群力,将经营的理念贯穿于生产运行全过程,一体化分析决策,科学匹配各生产要素,让油藏经营出最好的效益。
注水开发是胜利油田最成熟、也是最经济的开发方式。埕岛油田的水驱产油量占海洋厂总产量的91%。曾经,因重油轻水,为了一时多拿油,一些该转注的井迟迟没有转注,导致注水欠账较多,地层能量亏空。“十一五”末,动态注采对应率仅为78.1%,层段合格率只有50.2%。
水往低处流。王庆贵说,过去,一个注水层通常含有两三个注水小层。笼统注水,孔隙大的,注水容易;孔隙小的,则注水效果差,甚至有些地层注水时间一长,层间矛盾凸显,低渗层“油盐不进”,造成地层旱涝不均。
为了让每立方米水都注得有效益,海洋厂以精准注水为主线,从全井注采调整向分井层注采调整转变,实现各小层系的动态合理配注:平面上注重注采井网的完善和调整,攻关分注工艺与测调一体化技术,确保有效益的注水;层间上从提高注水层段合格率入手,对不同的油藏开展有针对性的水处理工艺,提高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让不同油藏喝上“对胃口”的放心水。
地下油藏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实现精准配注?王优杰直言,精准注水的关键是理清储层分布和连通状况。地下油藏错综复杂,过去,科研人员对油藏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浅薄的定性认识,注采调整,往往靠经验决定配多配少。近年来,他们应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推演油藏的开发动态,由经验定性到模型定量化、可视化,实现了油藏的科学开发。
坐拥1800万吨动用地质储量,埕岛油田东斜坡东营组单元采出程度却只有7.4%,采油速度仅有0.3%,被贴上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的“双低单元”标签。2018年,以“分得细、注得进、调得准”为目标,海洋厂对埕岛油田东斜坡东营组单元进行精准增注工艺攻关,使东斜坡油藏能量得到补充。
功夫用在水上,效果出在油上。通过精准滴灌,埕岛油田东斜坡东营组单元日油水平从90吨增加到240吨,采出程度和采油速度双双提升。目前,该单元已增加产油量10万吨。
2018年,埕岛油田水驱动用储量增加173万吨,水驱单元自然递减率下降1.4个百分点。
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海洋厂还建立了油水井作业专家组决策机制,每口井的作业方案由地质、工艺、作业、采油、财务、安全等多部门联合会商,一体化决策,每项措施突出技术与投入的双向优化,方案都匹配成本、效益和风险评价,做到效益评价到位、设计优化到位、解剖分析到位。
目前,埕岛油田桶油完全成本领跑中国石化上游板块排行榜的头部。“十二五”以来,海洋厂累计盈利285亿元,年均盈利40多亿元,其中,在2016年石油行业“极寒期”,多数油田陷入亏损的泥沼不能自拔,海洋厂以7.2亿元的利润一枝独秀。2018年,埕岛油田被评为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区块目标管理优秀项目。
新闻推荐
□张蕾闫玉影李广寅“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气好的周末,我经常带老人、小孩去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健身,...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