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十佳模范老人”候选人、东城街道安慧南区居民王秀娥:社区助学岗 传递善与爱

黄河口晚刊 2018-10-10 10:37 大字

在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安慧南区东门,每天下午的“四点半课堂”,已经成为孩子们放学后一个快乐、温暖的去处。在家长下班之前,孩子们在“五老志愿者”的陪伴下看书、写作业,安全、充实地度过傍晚时光。

这便是安宁社区设立的“助学服务岗”。64岁的王秀娥是助学岗的筹建人之一,也是一名“五老志愿者”。自2014年以来,她已连续四年在这里为孩子们义务服务。她常说:“趁着身体还好,心态还年轻,要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点半课堂”的常驻志愿者

安慧南区与市晨阳学校仅一街之隔,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之后、家长上班前是一段“真空期”,很多孩子无人照管,成了难题。

王秀娥2013年从市总工会退休后便加入了市五老志愿者协会,一直把“关爱下一代”作为一种责任。2014年,她参与筹建“四点半课堂”,由安宁社区在小区门口建设三间房屋,“五老志愿者”们则自发组成助学队伍,风雨无阻地照看那些父母不能及时来接的孩子们。

在孩子们眼里,王秀娥是耐心的“王奶奶”。一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出租车司机,接孩子总是来得很晚。作业写完了,“王奶奶”就陪他玩脑筋急转弯,直到两年后男孩顺利考入初中。四年中,哪怕有一个孩子没被家长接走,她和志愿者也会陪到最后。

退休后仍为社会贡献光和热

退休之后的王秀娥仍然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志愿服务,几乎没有闲着。

除了社区“四点半课堂”的义务值勤,她还参与着市五老志愿者协会的诸多活动。早在2007年,她便帮忙在安慧南区东北角了组织了广场舞队伍,音响设备的更新换代、维修都由她和朋友负责,这件事一直坚持到今天,最多时有100多人一起跳舞强身健体。

有人问过王秀娥:“你这样做图啥,人家给你不少钱吧?”其实她全是义务劳动,并且乐在其中。她告诉记者:“其实,退休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而是另一种丰富多彩的开始。应该多参与集体活动,多向社会传递一些善良和爱。心情好,身体就好,不拖累子女,自己还能活得更有价值。”

(记者 李晓琳)

新闻推荐

我最想推荐的一本好书 《怪物大师》

东营区科达小学四年级二班尚子毅书,似一艘小船,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书,似一位知识渊博、无处不在的老师...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