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镇合作新模式 拓宽致富路

东营日报 2018-08-15 10:19 大字

8月9日清晨,东营区丝源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林子明正在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林家桑园采摘细嫩的桑叶。“今年春蚕鲜茧一斤卖到了32块钱,赚了2万元,等秋蚕卖了钱还能再赚一笔,一点不耽误我在城区打工!”他喜滋滋地算了笔经济账,种桑养蚕卖桑葚这一年能让他在打工之余增收4.5万元。

标准化生产 带动富民增效

丝源桑蚕合作社将散户集合起来抱团发展,从2012年开始探索与公司开展购销合作,带动种桑养蚕这项传统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提档升级,到2018年产业越做越大,参股农户越来越多。“以前我们村民自个儿养蚕,产量低、品质不均,卖不出好价钱,自从加入合作社并请来了大公司的技术员,蚕的存活率高了,鲜茧的产量和品质也上去了,收入自不用说。”林子明对标准化生产深有感触,并带领笔者来到养殖大棚。大棚里,技术员赵红香在蚕种纸前仔细察看蚕种状况,“桑蚕的养殖环境要求高,进入大棚前要先消毒,控制好龄蚕室温湿度,做好小蚕的眠起管理、饷食处理和蚕座卫生,才能生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鲜茧。每张蚕按照标准化生产能达到130斤至150斤的产量,按照养殖大户15张的饲养量算,春秋两季单户产值至少12万元。”

产供销一体 实现互利共赢

龙居镇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桑园、合作社、缫丝企业为桑蚕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场的多元化也带动了本土企业走出去和外地客商引进来。在林家村,东营区丝源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与本土企业阳光丝业签订购销合同,还与海洋齐力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合作,外地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的管控标准和订单生产的合作模式,不仅解除了社员们的后顾之忧,还实现了强强联合。“年初,我社与海洋公司签订了产供销合同,由企业提供种蚕和技术指导,合作社组织23户社员按照订单进行饲育管理,生产的鲜茧由企业检验收购,再也不用担心丰年不丰收,荒年贱伤民。”合作社社长林玉良如数家珍,“像我们村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散户+合作社+公司的联合体将三方利益联结在一起,增强了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三方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

产业研学游 培育农业新动能

就在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的另一边,桃花岛景区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桑树资源与合作社开展研学游合作,打造了“青春之旅”青少年研学基地,“合作社+景区+基地”的合作模式为种桑养蚕带来了附加值,采摘桑葚、学习酿酒、饲育蚕宝宝、观察蚕吐丝成为城市里孩子向往龙居乡村游的兴趣点。与此同时,瓜果种植大户+康源农业+爱团购+研学游,众赢棉花种植合作社+轧花厂+皓焱妈妈爱婴坊等产业联合体的初步探索也正吸引更多的创业农民回流。

“今年以来,龙居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引导小农户与合作社、企业、景区、电商衔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明顺对农业产业联合体助推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未来的实践中,还将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的稳定性,让各成员真正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 (田歌)

新闻推荐

“聚焦核心价值观·媒体社区引领行”之海通地产“孝亲敬老·四世同堂”全家福摄影活动征集启示

一:活动主旨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城市...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