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激活海洋经济新动能 推动渔业与旅游等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本报讯 东营区深耕海洋经济,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把海洋经济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谋求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不断整合拓展发展空间,下好“一盘棋”,推动渔业与旅游等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优势。
工厂化养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陆基工厂化养殖业,推动海洋渔业向高、精、尖发展转变,促进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工厂化养殖不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制约和影响,通过采用现代生产装备、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组织生产,具有稳定、高产、高效等特点,是现代渔业实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目前,东营区已累计投资1900万元,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2万平方米,下一步继续实施二期、三期工程,总投资达到7000万元,建设总规模达到7万平方米,力争将其打造培育成东营区乃至东营市重要的工厂化设施渔业基地,形成东营“海上粮仓”的重要板块和渔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减船转产提高海域利用率。为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上安全生产,东营区积极引导渔民减船转产和淘汰老旧渔船更新建造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标准化渔船。据统计,东营区在2017年减船转产27艘,报废拆解老旧渔船34艘,更新改造大马力渔船9艘。按照省市渔业油价补助政策要求,大力实施减船转产工程,2018年该区还将计划报废拆解渔船20艘,1200千瓦。加快推进渔船报废更新,计划报废老旧渔船17艘,850千瓦,建造大马力渔船7艘。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区木质渔船更新改造,鼓励建造发展大马力钢壳渔船,引导海洋捕捞业向深海远洋进军。减船转产不是一减了之,落脚点还是在“转产”上。东营区积极引导渔民进行新模式、新品种的养殖探索,提高海域利用率,进一步扩大生产经济、生态效益。同时,该区探索发展海洋牧场,通过在既定海域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规范海钓船、美化海岸线、搞好系统服务配套,以休闲海钓为核心特色,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海上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辐射带动周边增值型海洋牧场发展,全面提升海洋旅游与海洋利用水平。
休闲渔业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滨海步行道路已全部建成、亲水岸体和直立式护岸保护着小岛免受潮汐水流冲击、岛上植被景观初现魅力……漫步广利河上的广利岛,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海岛的变化。原来的无人荒岛摇身一变,成为市民争相前往的滨海休闲胜地。
东营区以产业为支撑,按照“产业+旅游”“产业+特色小镇”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目前,东营区已建成新邦垂钓园、华林庄园等休闲渔业区20多处,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区5家,全区垂钓面积超过5000亩,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年实现旅游及相关收入1000多万元。2018年,东营区将充分利用胜大淡水养殖场、华林庄园、路路通淡水小龙虾养殖区等养殖基地,加强引导,发展钓鱼比赛、龙虾文化节、摸鱼农事体验等项目,建设集水产养殖、观赏体验、休闲垂钓、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度假基地。通过整合渔船、渔港、渔村、水域滩涂、水产品等资源要素,深入挖掘渔文化,科学布局,有序推进水产品交易市场、“五彩渔村”、广利岛旅游区等项目开发建设,将广利港建设成为集渔业生产、水产品交易、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渔业特色小镇,打造山东最美国际渔村。
(黄颖 李建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文化消费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出炉,东营区在全省140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10家创建单位之一。...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