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召唤

东营日报 2021-04-08 23:39 大字

利津县盐窝镇中学 李有明

那片绿叶在闪光

绿色来了,春天就来了。

不能再等了,我仿佛听到了春的召唤,看到了叶片在闪光。这样的时刻最适合寻绿。周六,我骑车去寻找黄河堤岸的春天。那绿色的叶芽在树尖燃烧,不久就将整个树身染绿。那时,放眼望去,金堤铺就一条金光大道,绿色染指两行青翠。河坝弯曲向上,直到坝顶,你能嗅到那些绿色。炊烟升起,采油机昼夜不停息。羊群守在大堤,像盛开的棉絮。麦苗,先于柳树抵达墨绿,迎春花笑在枝头。骑车往前走,庞则义题写的“保护母亲河中国人民银行青年林”跃入眼帘。他们在2001年栽种的树苗,现在都已长成青年。棵棵树守在黄河大堤,面对春天致敬,收获更辉煌的硕果。

记得小时候,大坝上的树木很高但不密集。那时一阵风就可将天空装点的混黄土气。那时,我可没少到黄河岸边。几年了,心中的夙愿终于又一次点燃。沿去渡口的公路穿过黄村、杨柳村,这时一阵风早已把我吸引。四月未到,春天已过早地展露枝头。那一片青葱的绿啊,就像呀呀学语的儿童。柳枝幸福地在微风中舞蹈。记得年幼时可喜欢这些柳枝了,那时可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那时,我们已跟大人学会了络柳条卖钱。沿饱满的土路蜿蜒而上,路边的杂草还呈现枯黄。这时柳枝的绿是那么逼眼,带着某种诱惑。箭头似的黄泥小路射向远方。一群羊铺就在堤坝两旁。绿色那么纯正,绿得那么安详。我骑车去了王庄引黄闸。我必须在这段时间的夹缝里带足够多的绿意回来。王庄引黄闸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这里收集了更多的春天。这些绿色面对一条河流分出了层次。沿大坝继续走,我沿着中国银行青年林的足迹,内心澎湃着更多的绿意。刘家夹河渡口及利津水文站,这些景点也都是绿色的眼睛。

一条大河最先感知春天的到来。千里冰封的河面响起“唰唰”的流水声,河边的柳枝即刻出现葱绿色的嫩芽。寻找青年林的足迹是我此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群人工种植的青年林啊,像是守护大坝的孩子。在树下仰望,看树梢的颜色变化,看一线蓝色的天空。大河喜欢保持沉默,两岸绿油油的田畴,是它最好的作答。鸟雀在枝头祝福。春风为你裁剪,春雨为你缝制。大坝两旁的劳动者在拓荒。翻地,再翻地,让种子睡进泥土。浇水,施肥,请相信一粒种子,每个夜晚,它都会偷偷地跳一跳。我仿佛听到了它的誓言:我是一颗树种,将在黄河三角洲扎根成林。盛夏时节,树高叶茂,杨柳依依,绿草芳菲。

“绿化环境人人有责”。做一个植树造林者,我向别人取经,也试着在家门口栽了一棵树。托明月寄一份相思,为大地织一身霓裳。树,一年四季,像极了人生。吐绿、开花、结果、落叶。一条条交错有致的马路,一排排高耸挺拔的楼房,经过绿的装点犹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一个诗意的城市,离不开绿的浓妆。东营迎来了盎然明媚的春天。我们的东营大地绿树成荫、满目苍翠。

汗水纷撒,浇灌着初发的嫩芽;爱心相倾,呵护着情的依梵。多少劳动,化作盈盈碧波的大河。那是绿叶对根的深情,那是我们对大地的挚爱,那是我们东营人的心声。自然、生态,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这片绿是我心中的梦

那年,我调到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干后勤工作。乡镇中心幼儿园有三十名教师,只有园长和我是男教师。我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可不懂什么幼教工作。那二十八位女教师都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民办幼师,这些年的磨练,她们习惯了蹦啊、跳啊,与孩子真正融为一体,与幼教工作真正融为一体。我将如何走好这段路。

报到的那天早晨,大家见过面后,就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去了。我独自一人在整个大院转。这个大院先前是中心小学的院,刚规划给了幼儿园。说实话,真有些吃不消。在教学楼前面大面积的操场,只有五分之一修建了幼儿活动的场地,其他地方都是空着的大片盐碱地。转完一圈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要在这里建一片绿色的丛林。

无论咫尺,无论天涯。我工作在这里,犹如大树的一枚绿叶,也将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这茫茫的盐碱地啊,绿树翠林是我的奢想和梦语。可我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中心小学在这里时也没少种树,而那些孱弱的小苗,终敌不过盐碱的侵袭而夭折。我的梦变得苍白起来。可话一说出,怎可收回。我的想法过早地得到了园长和教委主任的赞同。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哪怕只是一时兴起,我也将硬着头皮尝试。

开春不久,植树时节就到了。幼儿园里运来了一车树苗,数一数足有三十来棵。园长说,你不要性急,能否种活都没事,就当一次小实验,一次磨练。可我心中始终燃烧着绿色的火苗。锅炉房的大爷给我讲,这里种树可娇嫩得很,需要你细心地呵护。然后他给我讲先前植树的经历,大多怀有期望,后来自暴自弃。听了他的“心经”之后,我开始植树。深挖坑、坑底铺上薄膜,再铺上秸秆,再将运来的土细心地送到坑里。我隔三差五浇水,天天注视,我的希望即将萌动了。

那份绿,承载了多少梦想,寄托了多少望眼欲穿。一天、两天……我还是“傻傻”地坚持。真没想到,一个、两个……树干竟拱出了绿色的小疙瘩。不久便吐露翠芽,小树大半竟然成活。虽然只是零星的绿色,但我毕竟看到了绿意,一切努力都为之不过。有梦,路就会更远。拥有了绿意,就坚固了我心灵的家园。

可没曾想,夏天一过,树就开始打蔫起来。虫子将整个树头都打起了卷。我三天一茬,五天一趟,浇水、喷药,这是对生命的对抗,这是对困境的坚守。我的努力终究没成为徒劳。第二年,我乘胜追击,继续种树。三年后,幼儿园已到处布满了绿色。

现在,我重回中学工作已经十二年,有时间我就到幼儿园去看我种的树。现在想来,幼儿园三年的生活就是为了圆我植绿的梦啊。

在林间抬头仰望,只可看见一线天,绿的耀眼,蓝的逼真。这些树,我的好伙伴,好邻居,年年春天都及早吐露碧绿的蛇信子。那时,我们在青葱的林中合影,与树拍下时间和誓言。在树林间行走,让绿沁进心脾。在树林里适合抒怀,放纵情感。我们在林子里练合唱,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观察蚂蚁和蚯蚓,挖坑,种植草皮,做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我欣赏我的树,其实是在阅读自己的灵魂。活动场前站满了手臂般粗细的白蜡树。远处孩子们嬉戏的笑语裹挟着童稚的乐音掠过耳际。风翻动着每一章情节,我们都游动在绿色的画卷里。

张扬的绿啊,我的灵魂得以救赎。绿叶层层叠叠,遮天蔽日。风徐徐吹来,叶伴枝动,恰似碧波万顷的海。突然想起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植树牧羊人》,我们的老师何尝不是植树人啊。只要人人植好一棵树,我们的生活将布满绿意。

新闻推荐

忆峥嵘岁月 创中华辉煌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张煜乾黄昏收起缠满忧伤的长线,睁着黑色的瞳仁注视着大地。空中隐约飘来长笛和二胡的声音,嘶哑...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