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糖果品牌几乎消失

青岛晚报 2021-02-24 06:35 大字

春节向来是糖果的销售旺季,尤其是国产糖果品牌,全年一半左右的收入几乎都来自春节前后,这也为糖企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季节性经营风险。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大白兔、雅客、阿尔卑斯、徐福记等外地品牌成了青岛市场的主流喜糖。

对于糖企而言,更大的危机从外部袭来:在大众消费升级和物质愈加丰沛的年代里,曾经的“奢侈品”糖果已成为寻常小食,并受到其他崛起的零食的冲击。在健康化的浪潮下,大众往往谈“糖”色变,人均糖果消费量持续下跌,而电商的崛起更是加剧了国外品牌对国内糖果市场的冲击……在行业性危机面前,洗牌期来临,糖果企业纷纷求变,转型或创新势在必行。

位于市北区延吉路上的“傻二炒货”在年前就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平时,他们7时多开门做生意,主要卖当地的特色干果、传统手工土特产及少量糖果。到了腊月,店内加大了对糖果的进货量,不仅每天凌晨5、6时就要开门营业,将种类繁多的散装糖果分门别类装到小塑料筐里,供顾客挑选。

“糖果销售就看过年这段时间了,人流量可以持续到晚上11、12时,接触到更多不爱逛菜市场的年轻消费者。”该店工作人员孙晶说道。

在香港中路商圈、台东商圈、李村商圈等各大商超内,徐福记、马大姐、阿尔卑斯、费列罗及德芙等糖果品牌早早为迎接春节旺季做好准备,纷纷搭起春节特色展台,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搭成的“金字塔”和造型各异的新年糖果礼盒,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选购。

在批发市场中,散装糖果价格在几元一斤到几十元一斤不等。在记者挑选的几十种糖果中,没有一种是青岛当地产的,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上海、江苏太仓、福建晋江等。“没有卖过青岛产的喜糖,咱当地倒是有一些小品牌的糖果,比如高粱饴,但品牌不是太响亮,算是儿时的一种记忆吧。”利津路批发市场一家店铺的老板说道。

记者调查发现,长期以来,线下渠道是糖果品牌竞争的主战场,但随着电商兴起,糖果品牌也纷纷发力线上,各自设立官方旗舰店。而青岛市今年春节的线上与线下糖果销售呈现出差异化竞争趋势,从销售周期来看,线下远比线上销售周期长,在春节前后线上店铺停止发货时,线下渠道成为糖果销售的唯一战场。

此外,近年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百草味等新零食品牌快速崛起,丰富的零食品类对糖果的一部分市场形成分流。而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对低糖、无糖产品需求增加,进而也导致我国人均糖果消费量逐年下降。

“减糖化、健康化趋势带来的其实是行业性危机。”青岛食品专业人士董卫青表示,现在整个糖果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新生代其实对于新品牌是不抗拒的,对于新奇的产品也是没有抗拒力的,所以创新升级迭代还是要去做。

新闻推荐

利津县审计局开展春节送“福”行动

本报讯春节来临之际,为确保贫困户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利津县审计局志愿服务队来到北宋镇乡李上村、乡李下村以及道岔村15户...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