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 服务智能化 利津县打造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样本

东营日报 2020-12-30 10:34 大字

本报讯 近日,记者跟随利津县北宋镇后宫村网格员宫志梅的脚步开始了她每周一次的巡查工作,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完成对每户基础资料的取证和上传,这在5月份之前还是不敢想的事。之前不仅要拍照还要逐一打印、分类装订,费时费力,工作方式的改变得益于利津县实施的“数字乡村”工程。

东营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北宋镇前崔村第一书记赵军介绍道:“我们以‘数字北宋’建设为依托,在宫家社区4个村创建了‘三治融合’积分管理系统,网格员上传资料,评判小组评判赋分排名,全部通过手机完成,全程实现了无纸化、移动化办公。”

利津县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样本。以“智慧利津”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县级指挥中心,构建城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公共支撑平台,推动县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区(农村)管理一体化、生态环境监管一体化,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布局、一体建设、以城带乡的数字化发展新路子。

“智慧村务”让乡村治理智能化。利津县推动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建立“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新模式,实现乡村政务服务“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累计安装高清摄像头3443个,在全县行政村重点公共区域及重点领域、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达到100%。

“数字乡村”不仅增强了社会治理能力,也为乡村产业赋能。利津县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打造一批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推动黄河口(盐窝)滩羊5G产业园建设,利用5G物联网、基因管理、胚胎培育等技术,建成全国首座5G智能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塑造“黄河口(盐窝)滩羊”品牌。

(记者 许云飞)

新闻推荐

传统石磨文化?绽放绚丽光彩

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将石磨石碾搬进了校园,让孩子们更贴切地了解石磨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孩子们...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