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十八梭”织出百姓小康梦

东营日报 2020-12-18 16:31 大字

利津县明集乡东望参村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旁是南望参古窑群遗址,村里还有一个关于织布工艺的美丽传说。

先秦时期,明集乡属齐国海疆,这里的人们以熬盐、织布为业,随着海洋的退却变迁,织布逐步成为主要副业。相传在古窑洞里,有一对制盐器、织布的夫妻,因为勤劳吃苦感动了天上的仙女,而被赠予“十八把金梭”,从此十八梭织技法流传下来。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织布工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你织布来我熬盐、七彩霓霞布满天”,曾是东望参村村民的生活写照。至今,村里有些农户仍保留着老纺车、老织机,利用闲暇时间织布来补贴家用。

“古窑十八梭”织布技术,从棉絮到布匹都需要手工一梭一线完成,劳动量大且效率低,如今开始面临失传的风险。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东一直考虑如何既将这一工艺传承下去,又能帮助贫困户脱贫,但因时机不成熟而迟迟没有开始。

今年疫情期间,村里贫困户孙光叶拿着几大摞织好的粗布,想让王志东帮忙卖出去。这时王志东下定决心,是时候把这个产业做起来了。

说干就干,做事一向干脆的王志东立即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会议,最终决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发展织布产业,首先保证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他拿出自家曾经的蘑菇大棚做厂房,收集了村里12台老织布机,20多套老纺车,让贫困户优先入社、优先享受培训、优先上岗,第一批就有10名织布能手报名入社。孙光叶第一个报了名,“我一天能织十多米布,能挣一百多块钱呢,不出村就能挣钱,可比以前强多了。”家门口有了工作的孙光叶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

用十八梭工艺织出来的老粗布手感厚实、肤感舒适,透气还防静电,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除了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王志东又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让老粗布走上产业化之路。为此,他专门找人写了村歌——— 《十八金梭》,把老粗布搬上网搞直播推介,东望参村纯手工老粗布品牌慢慢被市场认可,“古窑十八梭”这个濒临失传的老工艺也焕发出新生机。

传承下来的“古窑十八梭”工艺特别注重图案的多样性,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可以幻化出几十种、上百种色线,交织出无尽的几何图形,千变万化,如霞似锦。合作社成立后,挖掘各种技法成了最大的困难。王志东的妻子刘利红从小跟随母亲纺线织布,对织布工艺比较熟悉,于是她把村里的老手艺人请到厂房里,一一请教并把各种织法记录下来。“与发展产业相比,传承古窑十八梭的文化更重要。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5种规格18种图案的粗布产品,还实现了‘量身定制’。”刘利红说。

如今,在县乡各级的大力支持下,王志东和他的合作社已步入发展正轨,无论是网红直播带货、淘宝店铺的线上销售,还是植根于“大爱热土”、“留住乡愁”系列文化元素的线下推介,都非常火爆。目前,以打造传统家纺文化为核心的传媒公司和实体旗舰店也正在展开招商论证。

“我家就住在,古窑左边,机杼子声声,还在耳畔。常听见,一段传说,在这里,织女曾下凡。十八支金梭,来到人间……”伴着歌曲《十八金梭》,合作社织布厂房里,社员们坐在织布机旁,双脚踏板上下交替,双手翻飞往复穿梭,千丝万缕的棉线,伴随着来回穿行的木梭,被织成了一匹匹精美厚实的老粗布,东望参村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好日子也被织进了这长长的布匹中。 (记者 李怀苹)

新闻推荐

盐窝镇智能化改造实现节水增效

□杨秀成季凯强报道本报利津讯“这个智能化水表是村里统一安装的,400多元安装费用全部补贴,而且对家里用水进行智能化...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