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运营机制,打造全产业链园区,东营开发区改革闯出新路 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
●把园区交给懂市场的行家来运营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专业园区和“区中园”实行企业化运营
□记 者 贾瑞君 李明
通讯员 李 娜 胥明报道
本报东营讯近日,利津经济开发区石油装备小微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1-6号标准厂房已投入生产,7号、8号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随着企业不断进驻,小微产业园越来越像‘石油配件超市’了。”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爱民说,从他们修建厂房开始,短短4个月,小微产业园就成功引入了油套管及接箍生产项目、石墨烯多元合金离子催化内外防腐油管100万米等6个石油装备项目进驻。
今年9月,东营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把园区交给懂市场的行家来运营是东营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产业招商靶向精准,产业成链条才会环环生金。”利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洪涛说。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利津经济开发区发挥“管委会+公司+基金+专业团队”新管理运行机制优势,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平台、一个专业运营公司、一套生态系统”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绘制产业招商图谱,重点引进与园区产业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全力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创智绿谷环保产业园、新材料应用产业园等6个全产业链条园区,带动整个经济开发区发展全面起势。
企业进驻“区中园”后不但可以享受开发区减免房租、税收优惠、帮办代办等系列惠企政策,还可以共享实验室、热处理工序、表面防腐工序、技术支撑甚至是客户资源,为小微企业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东营市合力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园区受益者之一。“从手续办理、设备采购、项目投产用时仅三个月。进驻园区后,我们很快就与黄河钻井公司签订了700万订单并形成长期合作。”该公司总经理袁继秋说起此事有些兴奋。
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利津经济开发区是东营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缩影。瞄准市场化取向,努力实现改革效益最大化,东营各开发区纷纷引进专业运营公司或与开发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专业园区和“区中园”实行企业化运营。除利津经济开发区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创新“区中园”运营机制,变原有园区管理中心模式为专业运营公司模式,建立园区发展与运营公司经营效益挂钩机制;垦利经济开发区按照“企业主导+管委会指导+国有运营公司配合”模式,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建立三方收益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按园区税收比例支付新发药业园区管理费用,倒逼招引高回报、高产出项目,形成共生共赢生态。
交给市场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推进市场化改革,前提在于“培育主体”。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东营各开发区还纷纷组建了国有开发公司。同时,该市明确“开发区专业招商人员不得低于控制人数的三分之一”,改革后9个开发区全部组建招商公司,专业招商人员增加2.2倍。其中,利津经济开发区面向全国聘请14名招商大使,前三季度引进外资增长7倍;垦利经济开发区与深圳中投顾问和广州优亚两家专业招商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前三季度到位内资增长2.5倍。
“东营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产业园区,以专业力量、全新模式推进‘双招双引’,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撬动更多资源、资本汇集。”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介绍,每个开发区、园区围绕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特色产业生态,构建起“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态势和“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运行机制。
新闻推荐
近日,笔者跟随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后宫村网格员宫志梅的脚步,开启她每周一次的巡查工作。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完成对每户基础...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