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码头:繁华盐运两千年
济南泺口,因盐而兴,因黄河而旺。作为闻名全国的海盐集散地,泺口码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济南原属古谭国,为齐鲁两大国间缓冲地带,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是沿济水进出中原的必经之地,泺口也因此成为齐出中原的咽喉,唐宋时期设为要塞,金设重镇,元朝更被定为“六大军事重镇”之一。
齐桓公二年,齐灭谭国,济南从此成为齐国边境门户。为了增强国家财政物力,为齐桓公筹划称霸中原,管仲首创盐政大法《正盐夹》,兴盐铁之利,对食盐的生产、运输、买卖实施官收、官运、官销政策,寓租税于盐价之中,“盐”控中原,为齐国繁荣强大,傲居“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
基础。地处济南的泺口,成为中国首部盐政大法首施之地。
西汉王莽新政时期,为了增加财税收入,推行“五均、六管”改制,对盐、铁实行官控专营,民间不得买卖。因济水遭黄河南侵淤积,后几枯几通,直到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从此济水始称清河,济水入海口盐场也多有变化。宋以后又称南、北清河,金以后又称大清河。大清河时期,济南泺口是江北最重要的盐运集散地,此时有永利、博兴、宁海、永阜、利国、丰民、沾化等诸多盐场,为盐运上航提供了丰富的盐源。《利津县志》载:“昔济水由利津入海,名曰大清河。南北商船由渤海驶入河口,由河内帆船转运而上。彼时物品云集,商人辐凑,此为商业最盛时期。”
元朝定都北京后,因江南富饶,济南成为元大都联系南方的枢纽要道,泺口码头则成为必经之地,人员往来频繁,泺口镇商业繁荣,也使船舶、饭店、客栈服务业生意兴隆。元代著名水利科学家郭守敬重修大运河,振经济以兴漕运,自东平至临清段名为会通河,正途经当年济南辖区境内。大清河、小清河则与会通河形成联运网,水运颇为发达,泺口设有“官船运输队”,称为邹平纲,每纲有船30艘,共设30纲,辖于都漕运使司,主要承运粮、盐、桑麻等项物资,成为要冲之地。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为了加强对大清河盐运管理,调整了济南属邑,齐河、禹城、临邑、乐陵、邹平,博兴、高青、无棣、沾化,利津等地皆归济南管辖,形成沿大清河两岸的带状管理区域。
元代在济南首设山东转运使司,主管税赋钱粮、度衡出纳,下设专职盐铁判官,后专设山东都转运盐使司,由泺口镇上批发,销售远至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
到了明清两朝,济南盐业愈加兴旺,泺口码头盐船如织,盐坨如山,泺口码头自西向东依次为上关、渡口、下关三大码头,装卸区域长达1200多米,北岸亦有长达数百米的“漂浮码头”,多停靠南来北往的“盐划子”等小型船只。船多时能达到几百只,舟船有时要在水上游荡几个时辰才能靠岸。
明朝在泺口镇设盐运司、收粮司;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设都转盐运使司并泺口盐引批验所,专门从事盐运批发和缉私检验。直到民国后山东成立盐运署,与稽核盐业所合并,统一名称为山东盐务局。
海右之都,名城济南,漫漫盐运古河道,百舸争流两千年,谱写出了一部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 (黄鸿河)
拥抱母亲河、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讲述百年来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黄河故事。如果您也有关于黄河与济南的故事或图片,包括记忆、传说、典故、风物等,欢迎投稿至349017691@qq.com。我们将选择优秀文章推荐给读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8日,市委副书记、利津县委书记陈必昌走访慰问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因公殉职党员家属。在利津街道西南街村,陈...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