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滩羊: 喜住“别墅” 身显名“羊”

东营日报 2020-06-30 16:43 大字

记者 王苗苗 报道

夏日烧烤、冬日火锅,羊肉都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今天向大家介绍的羊是咱东营当地的品牌——— “黄河口滩羊”。

水草丰美“喜羊羊”

黄河口滩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肉羊,是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地方品种,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是滩羊的主产区。地处黄河冲击平原,紧邻黄河入海口,水资源丰富,土壤广阔,天然草料供应充足。在气候上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宜肉羊的繁育和生长。

黄河口滩羊肉质鲜美、色泽光亮、口感细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产品远销上海、广州、新疆、内蒙等地,深受消费者好评。

黄河口滩羊大约3个月左右断奶,育肥180天,大约120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了,此时的滩羊口感最好,肥肉丰腴不腻,瘦肉软嫩筋道。《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益精气、疗虚劳、补肺肾气、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之效。唐人虚诜所著的《本草食疗》中,更记载著“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对患有肺结核、咳嗽、气管炎、哮喘、贫血的人特别有益处。

羊肉的烹饪方法也有很多,清炖羊肉、葱爆羊肉、孜然羊肉、烤羊排都是味道绝佳的美食,闲来无事邀上三五好友来盐窝喝上一碗地道的羊肉汤,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别墅”里吃上营养餐

盐窝镇的肉羊育肥产业,最初是村民们自发兴起的。盐窝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培峰告诉记者,盐窝很早就有杀羊卖肉传统,起初老百姓骑着自行车,去周边地区买二三十斤的小羊,一辆车可以挂四五只小羊,买回来杀了卖肉,遇到羊肉销路不畅或价格不理想,就先喂养草料,等待时机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慢慢的,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周边地区可买的羊越来越少,这时候就有人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发现冬季的大草原草料严重缺乏,羊都饿成了“羊架子”,于是他们就有了“拉羊回来过冬”的想法。在当地有充足的植物秸秆可以当饲料,等来年春天再把羊运回大草原,圈养“架子羊”也就由此兴起,“买全国卖全国”也成了盐窝镇肉羊育肥产业的特点。

但现如今,肉羊养殖产业面临着养殖布局分散、产业链条断层、发展质量不高,肉羊产业自主繁育能力不足,架子羊全部依赖外省调入等现实问题。鉴于这种情况,盐窝镇建立了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规模化养殖,推进肉羊产业标准化生产,解决现有困扰发展的问题。

产业园于2019 年8 月底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 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肉羊存栏量40万只,年出栏量100万只以上,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

黄河口滩羊产业园总投资28.6亿元,按照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其中,标准化养殖基地总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4200亩,主要规划建设功能型防疫绿化隔离带,5G智慧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交易中心、基础母羊繁育区、标准化肉羊育肥区、无害化处理区、入园暂养区、多功能型绿地区,形成“一带、两心、五区”总体发展布局。

园区内共建设高标准羊舍305栋,其中,基础母羊繁育羊舍50栋,育肥羊舍255 栋。产业园采用5G 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肉羊养殖可追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准确掌握肉羊生命进程和生长动态,对肉羊生长动态、各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快信息流和控制流转速度,提高业务操作准确性,提高精细化养殖的技术水平和养殖基地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

“通俗点讲,滩羊在养殖期间,这套可追溯系统会一直监控,根据羊自身反馈回来的数据,调整饲料配比、喂养时间、运动量等,动态监测,动态反馈,以达到在肉质口感最好的时候出栏。园区内滩羊的饮用水全部是黄河水,黄河水引入园区沉淀后,由专用管道运输至每个养殖户大棚内,确保了水源的充足供给。”一直在园区里工作的盐窝镇畜牧办主任吴星华这样对记者说。

目前园区养殖户已陆续入驻,季其昌就是其中一家,他从事肉羊养殖已经10多年了,在园区内有两个养殖场,饲养了近2000只羊。用他的话讲,搬到园区后,羊就像住进了“大别墅”,管理更科学了,对周围环境污染也少了,在高科技的园区里养羊,一定能带来更大的效益。

盐窝肉羊产业是一个富民的产业,政府没有任何税收,进驻到黄河口滩羊产业园的养殖户,只需要缴纳少量租金,就可以使用到先进的养殖场,增收空间更大了。努力让老百姓在规范、可持续、杜绝环保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富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

产业链铺就“羊光大道”

作为黄河口滩羊主产区的盐窝镇发展至今已拥有20多年肉羊养殖历史,养殖户达到1300余户,存栏量达80万只,年出栏量突破200万只。全镇从事肉羊养殖、购销、运输、屠宰加工和兽药、饲料经营的群众达到1.8万人,肉羊产值达25亿元,是“中国肉羊育肥基地”、“山东肉羊产业第一大镇”。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带动附近17个村5000余户17000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并促进肉羊繁育、饲料供给行业发展,综合考虑年增加利润达1亿元。

肉羊产业是盐窝镇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该镇通过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引导养殖大户、屠宰加工企业、有机肥生产企业及饲料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以肉羊生产为基础依托,以饲料生产为产前服务,大力建设屠宰加工区,以畜产品深加工带动二产增值,以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增强三产服务功能,以有机肥生产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实现“饲料加工——— 基础母羊繁育——— 肉羊育肥——— 屠宰深加工——— 冷链配送——— 有机肥生产——— 粮食蔬菜生产”全产业对接,建设具有盐窝特色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示范带动利津县乃至东营市的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盐窝镇将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做到“眼睛朝着加工看,脑子围着加工算”,不断提高畜产品加工的档次和水平。创建“黄河口滩羊”品牌,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实现盐窝肉羊产业跨越性升级,打造属于盐窝自己的品牌,将盐窝肉羊产品推向全国。

新闻推荐

金融“大走访大对接”支持“三夏”农业生产

□记者王琛通讯员胥志忠报道本报东营讯近日,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及时摸清各类农业经营主...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