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室外办,利津志愿者帮种粮大户解难题

农村大众报 2020-04-08 16:15 大字

农村大众报利津讯(通讯员任万帅)今年春天,利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扎实开展“携手文明共同抗‘疫’——文明实践在行动”主题活动。全面恢复生产生活后,又马上投入到各类助农生产活动中。

“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聚集有风险,多亏了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让我足不出户就解决了贷款和农资购买问题,我1000多亩地的承包租金和化肥、种子终于有着落了。”日前,陈庄镇双滩村村民李延叶说。

李延叶是村里有名的种粮大户,开办家庭农场已经六年了。今春,她急需一笔资金支付1000多亩地的流转费用,同时需要准备购买化肥、种子、农机等生产物资的资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把银行、担保公司和农资经销商邀请到家门口,帮她顺利解决了生产资金、物资的难题。

像双滩村这样,利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测体温、戴口罩、间隔坐、室外办”的方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与村民对接,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缺少种养资金和外出购置生产物资不便等问题。

因为疫情影响,常规销售渠道受损,利津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出手相助。

北宋镇多家农户养殖场的鹌鹑蛋滞销,北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青年志愿服务队联系青农帮帮团,通过线上直播有效拓展销售渠道,三天时间累计销售鹌鹑蛋3000余斤。“去年下半年贷款40万元建起鹌鹑棚搞养殖,没想到受疫情影响销售渠道断了,光每天的饲料、水电暖等成本就近千元,多亏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同志和各级干部的帮忙。”北宋镇许家村养殖户王建民说。

明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志愿者们则成立了“菜鸟”服务队,通过微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累计运送蔬菜100吨、鸡鸭5万余只。

在疫情防控初期,利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各分中心还“细心”保安全。

“我们将42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划分为七组,每组六人。一组在村里巡查登记,发现外来车辆、陌生人员及时上报。剩余六组成立临时禁烧巡查队,在田间地头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拉网式巡查监管。”凤凰城街道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吕新泽说。店子村依托多年建立起来的志愿服务体系,安排42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悬挂横幅、播放宣传录音、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烧荒、秸秆焚烧的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春季防火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新闻推荐

致敬英雄 缅怀同胞 东营市各界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本报讯4月4日上午10时,防空警报拉响,行驶中的车辆缓缓停住,司机鸣笛致哀。新世纪广场前,市民们停下脚步,自发面向半垂的国旗,低...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