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聚焦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电影《高家台》东营开机 以“石夯”为象征,挖掘滩区乡土文化内涵

大众日报 2019-09-29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陈巨慧

9月26日上午,首部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为题材的故事电影《高家台》在东营市利津县举行开机仪式。电影导演杨真,影片主演马诗红、于月仙等出席开机仪式。

影片讲述高家台村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韩明军,借助国家推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东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房台加固、改变村民思想、走上产业振兴之路的故事,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做好故事讲述的同时,影片以“石夯”为象征,突出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滩区精神”,挖掘滩区乡土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对黄河滩区特色文化的展现,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主演马诗红表示:“到现场看了之后,才理解了黄河滩区迁建、房台改造对滩区老百姓的意义,也让自己对剧中角色所做的工作更加钦佩。”

在影片中出演王翠花一角的于月仙直言,自己是被影片浓浓的文化味所吸引,但是作为这部戏中重要道具的“石夯”以及其所见证的滩区百姓的苦难、滩区百姓的旺盛的生命力,都是吸引自己的地方。

以喜剧形象为观众所熟知的刘亚津,这次出演了一个有点悲情的角色,他表示,自己饰演的杜传林既有过往困难时期的印记,同时又是开启村庄新时代的一扇“门”,在表演上对自己是个挑战。

导演杨真表示,影片关注的是一个字——“变”。其中有黄河滩区从一家一户的小房台到一村一台的变化、从年年洪水泛滥到安居乐业的变化、从传统农村到现代农村的变化以及现代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冲击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饰演老书记的艺术家沙景昌只有两场戏,但他仍然从山西赶来参加拍摄。他调侃,自己戏份少,但是重要性大,在故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高家台》制片人夏建华告诉记者,电影将展现滩区居住环境的重大变化,从年年担忧洪水来袭到安居乐业,呈现历史的苦难和当前的幸福。“影片是对乡村振兴的呼应,书记回村是呼应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中医药发展是产业振兴,石夯滩区精神则是文化振兴。在故事讲述上,让‘石夯’参与故事,对故事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将过去以‘石夯’为代表的互帮互助精神,升华为当前万众一心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担当。这个象征,是这部影片的魂。”

新闻推荐

巧剪纸庆国庆

□向阳报道9月20日,利津经济开发区特邀文化馆剪纸老师,来社区举办“巧剪纸庆国庆”活动。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流,共同...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