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微循环优化微空间 利津百姓尽享城市发展便利

大众日报 2019-09-05 11:19 大字

□记者李明

通讯员任万帅陈爽报道

本报利津讯8月30日,利津县新改造完成的津二路上,路面宽敞整洁,车辆往来有序,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高级工程师董守江站在路边看着人来车往,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津二路是贯通县城南北的主干道,经过15年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原有的雨污合流管线也不再满足城市防汛需求。本次改造工程全长3250米,主路宽27米,设置双向六车道,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已于七月底正式通车,改造后进一步完善了城区路网结构,方便了居民生活出行。”董守江介绍。

津二路综合改造工程是利津县确定的2019年全县重点工程。工程立足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城市品位、美化人居环境,分为基础改造和配套设施改造两个方面,基础改造工程主要改造路基、路面、铺设雨水管线、供暖管线,施划道路标线。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主要改造人行道,建设慢行道,更换行道树、隔离栏、路灯及信号灯,完善交通标牌标识,并对两侧绿化进行提升。

本着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基本原则,利津县深入开展城市格局、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综合交通体系等专题研究,在规划引领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打造具有利津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在对津二路进行综合改造的基础上,该县突出滨河生态园林城市定位,实施津二路外立面改造工程,对公路两侧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改造提升,突出黄河风貌和凤凰文化两大特色,致力于把津二路打造成利津标志性景观大道。今年,利津县共实施津二路综合改造、利三路部分路段改造、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等11项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改造破损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改造后的城区路网将更加通畅,更加人性化。

随着路网的完善,路旁的“点缀”也多了起来。雕塑、长廊相映成趣,绿地、花坛美不胜收……位于华益小区东面的“口袋公园”,原是一片800多平方米的绿地,整体面貌陈旧且缺乏时代感。该县将原有绿植彻底清运掉,栽上国槐、红叶石楠、海棠等各类苗木,设置文化墙、仿古廊亭、休闲座椅,建成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主题游园。今年,全县共投资650万元,建设完成7处“口袋公园”,不断提高城市细节精致度。

曾经的城市“边角料”如今成了“高颜值”的口袋公园,原先简易的便民公厕也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利津县积极推动实施“公厕革命”,按照外强形象景观化打造,内强功能标准化实施进行新建改建,目前,全县城区内共有便民公厕79处,市民平均每走十分钟即可找到一处。部分公厕还设置了爱心驿站,方便环卫、市政、绿化等一线工人休憩,拓展了公厕服务功能。

美丽街道、口袋公园、便民公厕……利津县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

新闻推荐

爱“吃醋”的妹妹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五年级四班唐文博我的妹妹才三岁半,不过,她争风吃醋的本领可一点都不差!过年之前的一天,妈妈...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