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希英 一针一线皆关情

东营日报 2019-07-17 16:20 大字

魏希英是利津县陈庄镇陈北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是一位古稀老人,更是一位始终活跃在拥军拥属一线的名人。37年前,她开了一家小小的缝纫店,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37年的热心与奉献的故事。37年的光阴里,她利用自己的缝纫店和缝纫技术,陆续为优抚对象和孤寡老人加工衣服25000余件,义务修理缝纫机、锁边机1000余台,为战士做鞋垫30000余双。她用简单的一针一线感动着边防前线的战士和后方的家属,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了众多孤寡老人的心。

时光拉回到1982年,那一年,魏希英在利津县陈庄镇开了一家“海鸥缝纫店”,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缝纫店生意相当红火。当年11月份的一天,魏希英刚开门,一位老大爷拿着一件布料来裁剪过年穿的新衣服。她量好尺寸后,告诉他5天后来取,费用是9角5分。可约定时间过去了,老大爷却没有来取衣服。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老人冒着鹅毛大雪出现在魏希英店里。“闺女,我老了,又没孩子,冬天鸡下蛋少……”一见面,老人边不好意思地道歉,边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一块钱交给她。魏希英一下明白过来,赶紧把钱塞回老人手里说:“大爷,我明白了,今后您只管来做衣服,俺分文不收。”送走这位老大爷后,魏希英把“凡孤寡老人、烈军属一律免费加工衣服”的牌子挂在了缝纫店门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全镇符合魏希英免费要求的人不少,要是都免费,魏希英损失可不小。魏希英却说到做到,她跟随镇民政办的负责人,在全镇摸排军属、孤寡老人,主动找到他们家里去,一一为他们量尺寸并且建立了档案。既要保证缝纫店正常经营,又要践行承诺免费加工做衣服,魏希英一时忙得脚不着地。为了完成任务,不耽误顾客拿衣服,她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两三点,早晨五六点起床再接着干。尽管腰酸腿疼,尽管点灯熬夜,魏希英却从不曾放弃自己当初的承诺,她宁愿多吃苦、多受累,也坚持保质保量。穿针引线中,三十多年悄然而逝,魏希英始终坚守初衷不改。

拥属更要拥军。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前夕,魏希英都赶着缝制出许多鞋垫,一部分送往县民政局寄给祖国边陲的子弟兵,一部分她亲自送到利津县武警中队和刁口边防站的战士手中。为了让每个战士的鞋垫都合脚,魏希英总是提前跟部队联系好,仔细记下每个人的鞋号,做好后按鞋号依次分发到他们手中;为了给女兵做“暖心”鞋垫,她还特地买了粉红色的布料;利津县刁口边防哨所气候比较潮湿,她就给每位战士多发两双,以便换洗。“送鞋垫的时候,官兵们都出来列队迎接我,给我敬礼,那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心里那个甜啊,都说不出来。尤其听到他们叫‘魏妈妈\’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亲。”一声声“魏妈妈”是对魏希英的赞赏,更是鼓励。如今,魏希英已经74岁,多年的劳作使她患上了关节炎,十个手指骨节肿大,下雨阴天浑身疼痛,可她缝制鞋垫却从没间断。

孤寡老人是魏希英始终惦念和关心的对象。多年来,到镇敬老院看望老人已经成了魏希英的习惯。镇敬老院老人们一年四季的衣服,什么时候该换了,魏希英总是记在心里,做在前头,保证老人夏有单、冬有棉,一年四季有新衣穿。残疾军人陈尧东一家人十几年来都穿魏希英做的衣服,就连陈大爷的寿衣也是她做好送到家里的。魏希英通过细细密密的针线,带着关爱与热心,让军与民贴得更亲更近,让孤寡老人和社会关爱紧紧相连。

“为老人、军属做衣服,为战士做鞋垫,是我有生之年为社会贡献的一点力量,只要身体还能行,我就继续干下去。”魏希英坚持用无怨无悔的付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初心。

(记者 郑靖靖)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