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大棚巧增收

黄河口晚刊 2019-04-09 10:54 大字

温度高了,棚膜自动打开,让高湿的空气散发出去;温度低了,棚膜自动关闭,让大棚内的温度上升。

利津县前关村圣水元田园综合体,七个温室大棚都装上了智能设备。“你看,这个像陀螺一样的白色装置,就是传感器,能自动感受大棚内的温度,保证蔬菜水果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大棚承包负责人岳云江指着大棚内设置的多个器件介绍说。

圣水园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前关村为壮大集体经济,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探索。园区规划设计了观光农业、特色蔬果基地、运动休闲、民俗体验等项目。规划建设的水果蔬菜大棚采用了科学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休闲产业。

智能化的大棚让种地简单了起来。岳云江说,过去种大棚全凭经验,比如看土壤是否干旱了,需要用铁锨挖土观看;大棚内温度如何,需要人工体验观察蔬菜的长势情况。“以前那种种植模式不仅费工费力,还不是很准确。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动检测,检测器成了24小时不休息的观察员。”

大棚的智能化应用,整个大棚也变得先进、洋气起来。“以前种植温室大棚最担心的就是病虫害,尽管有技术员指导,但还是比较费事。现在好了,有了智能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滴管喷灌,防止了大水漫灌导致的湿度大而引发的病虫害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岳云江说。

记者发现,和其他瓜田不同的是,这里的瓜种并没有直接种植在地里,而是着床在地上的“有机枕”上。岳云江说,这里面填充的是由多种生态肥料配比而成的土壤,不但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而且能通过物理隔离,杜绝农药残留。“一个约2亩地的大棚可以放3000多个有机枕,每个枕里放两颗瓜苗,一个棚一批能结瓜5000多斤。”

新型的栽培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记者 李怀苹通讯员 宋萍)

新闻推荐

夏日·童年·捉金蝉

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左宝蕊童年,是一串串珍珠,串着我们欢乐的生活;童年,是一道道彩虹,挂满了我们...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