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龙河村的“魔力”

东营日报 2019-01-24 14:50 大字

七龙河村是利津县盐窝镇以东三个村的统称,包括紧密相连的七一、七二、七三三个村。这两年,这里的村民明显感受到村里的一系列变化:村子漂亮了,进城方便了,腰包更鼓了……是什么“魔力”,让村子有了大变化?

走在七龙河村文化广场,整洁宽阔的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闲下来的村民或是在广场上跳舞,或是三五成群拉呱,或是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远处统一粉刷的文化墙很是漂亮,一幅美丽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然而,在以前这里还是臭水沟。

“这个臭水沟最深处4米多,晴天臭气熏人,雨天污水横流。”市公安局驻利津县盐窝镇七一村第一书记宋维超说,针对这一问题,他带领村“两委”进行了认真谋划,投资200万元,实施了七龙河党建文化广场项目,先后填土1.5万立方、埋设地下排水管线1200米,建设了党建宣传长廊、新时代文明传习长廊、篮球场、健身器材场、集体舞蹈场、庄户剧场等场地,建成了一处面积约18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建设中的七龙河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宋维超告诉记者,该综合体由农业部发展规划院设计,计划总投资8.09亿元,流转土地10000多亩,现已流转土地5000余亩。

“有党委政府作后盾,特别是第一书记靠上做工作,村里才能落地这么大的项目。”七一村党支部书记郭立保说,通过土地流转,可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 0万元以上,每名农户年增收近6000元。

“能落下大项目,需要发挥各方面力量,下派干部要善于‘弹钢琴’,让帮扶‘立体化’、‘融合化’。”宋维超说,在推进项目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村“两委”、村里能人、当地党委政府、县下派工作队、派出单位等多方面力量,提升了帮扶成效。

帮扶,既要看大多数,也要看到极少数。宋维超在走访中发现,村里有4户群众生活特别困难。针对这一情况,他积极协调市交警支队捐款5万元,为其购置土暖气、煤炭、家具、家电等,解了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他协调市交警支队与4户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建立了长期联系。

是什么“魔力”?毋庸置疑,既有思想的“魔力”,也有实践的“魔力”,更有真情的“魔力”。这些经验,既是东营市下派帮扶工作的精彩篇章,也是鱼水情深的写实见证!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乘客就医途中昏迷的哥沉着应对抢得时间

本报1月20日讯(记者张园园通讯员王伟)1月19日下午,家住河口区馨园小区的郭先生将一面印有“河口最美的...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