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到美丽村的蝶变

东营日报 2019-01-19 16:37 大字

走进利津县明集乡北张村,整洁干净的马路,温馨的农家院落,热闹的文化大院,蔬菜大棚里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往日的贫困村已蝶变为美丽村。

北张村位于明集乡政府驻地往北4公里处,2014年被列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村里有耕地3460余亩,长期以来,以种植粮棉为主,收入低不稳定,村集体长期无经济收入,是典型的“空壳村”。“以前走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别说发展产业了,连基本的进出村都很难啊!”回忆起之前村子的面貌,村民辛兰友一脸感慨。

如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本着以“输血”和“造血”并重的原则,北张村决定先从解决村里的“水命脉”入手。北张村耕地虽多,但由于排灌设施不完善,黄河水引不来、蓄不住,几十年来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水”成了制约北张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帮扶和村“两委”带领下,经过各方协调,投资15万元进行土地整理,实现了沟渠路闸配套。“多年来浇地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民看到希望了!终于结束了北张村多年来“靠天吃饭”的历史,仅此一个项目,全村年增收40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

与此同时,村里的产业项目也开展起来。2 0 1 6年,北张村流转40亩优质麦田,投资16.2万元,在村西建起20个蔬菜大棚,配备大棚专用水库,完备公路、灌溉沟渠、排水管等基础设施。近日,记者来到北张村大棚种植基地,看到大棚里绿油油的菜苗和成熟的哈密瓜,村民崔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年一个棚收入两万多,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村民们有了产业项目,“钱袋子”开始逐步有了保障。

新建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硬化村内道路、安装路灯,实施旱厕改造,燃气村村通,村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40万元建起了45KW的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年集体收入2.5万元,北张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壳。

村庄面貌变美了,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北张村正在由内而外发生着巨大变化。乡亲们也都铆足了劲儿,争取将村庄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往日的贫困村正在向小康富裕村迈进。

(记者 吴文召通讯员 丰永梅)

新闻推荐

家校携手共建满意教育

利津县东津实验中学坚持立德树人,提倡全体师生“做最好的自己”,高度重视家委会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