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化种植向精种转型

黄三角早报 2019-01-05 04:37 大字

孙波外出考察学习。本报记者张园园摄70后的孙波不像传统农民,他笑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在“2018年度全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证书发放仪式”现场,孙波拿到了中级职称资格证书,“从农民、‘土专家’变成了农艺师,又上了一个台阶。”

尽管不是“学农出身”,但孙波和农业渊源颇深。1992年到1998年,在油田一三产企业上班时,他就和农业打交道,做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资提供等,“后来单位合并等原因,工作要调整,综合考虑下,便决定自己出来单干。”辞职最初,他成立了一个农药厂,但效益并不是特别好。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他转行做了农资经营,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孙波种地是从2004年流转600多亩地开始的。“当时在做农资经营,经常会有一些包装烂了的农药或者肥料等,不能到市场流通了,但可以自己用,我就用到了流转的地里。”孙波说,这样一来,种植成本降低,利润增加,而且包装损坏的农资也得到最大程度使用,减少了浪费。两年之后,流转土地到期,但通过这一尝试,他看到了“农业可为”。

后来,孙波陆续流转了五千余亩土地,在2014年注册成立利津县陈庄恒业绿洲家庭农场,其中,一千多亩种植了水稻,三千多亩种植了小麦与青贮玉米。孙波介绍,2014年他考察认为青贮玉米种植挺有前景,在和当地一家奶牛生产企业对接联系后,开始了订单种植,至今已连续合作多年。

目前,孙波还在探索合作成立农业托管服务公司,“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据介绍,农业服务和土地流转不同,可服务大户,也可服务农场,还可为具体农户提供相关服务。

“考虑到这些,主要也因为我们流转了这些土地后,为了生产便利,购置了不少机械,但只自己用的话,这些机械闲置时间会比较长,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除了为让机械得到更充分利用,孙波他们还计划整合农机合作社、粮食收购等,提供更多样化的发展之路。

“农业周期长、效益低,只能是规模种植。”他不准备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准备精种,还是以粮食种植为主,比如稻田养蟹、稻田养龙虾等,通过纵深发展,增加每亩地的附加值。”孙波还通过工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建了32亩地的育秧大棚,继续工厂化育秧。”原本他的农场附近只有他一家种植水稻,通过带动,加上工厂化育秧服务,周边种植水稻的农户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张园园

新闻推荐

利津县政协 委派民主监督组开展督导

利津讯近日,利津县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六组到利津县卫计局对县中心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县医疗服务...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