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修见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长 让这儿变成梦想启航之地

黄三角早报 2018-12-28 19:37 大字

1984年初,正是被后来的艺术家们纷纷歌唱的“春天的故事”的源头。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讨论了关于建立经济特区和实行开放政策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名称等问题。1984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崭新局面。

也是这一年的6月份,韩明修刚刚从利津乡下调来东营的农牧局工作。“1992年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在讨论东营开放怎么突破,当时山东已经有了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开发区,东营要不要设立开发区,在哪里设立开发区,如何建设开发区都是摆在面前的大难题。对于东营开放,我们的思想一定要超前,必须站在全市角度,以一个点带动全市的发展。”韩明修说。

终于,在1992年的12月28日,开发区初步规划完成,赶在年底之前挂上了牌子,开发区就此正式宣布成立了。

本报记者郭小雨

小机构、大服务

为一方人民谋福利

开发区的选址是第一个难题,是将开发区依靠东城向东发展,还是继续往西城以西发展?“当最终决定了往东发展后,又反复讨论方案,最后将工作方案定稿,我们以一区三园的模式,即一个开发区三个开发园,分别为以高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综合开发园、广利港以南以纺织厂为主的化工厂工业项目、南二路以西至稠油炼厂的精细化工园区,这些项目都享受着开发区的政策,符合统一定位和目标。”韩明修表示。

开发区成立之初的规模很小,全称为东营开放开发综合实验区,同时挂牌的还有东营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发区的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起步区仅仅为1.4平方公里,范围是运河路以北,府前街以南。韩明修告诉记者,“三十几年前,东城这边还很荒凉,市府楼不在如今的位置,东营电视台旁边的烧砖窑就是当时东城的制高点。”

除了起步区的规模小,最初的组成班子也很小,“小机构、大服务”是开发区工作的办事宗旨。韩明修作为综合办公室主任,带领着同事们凝心聚力,日日为开发区的发展做着详细规划。“当时一起工作的老伙计总共是七个人,分为一室四部和一个土地局,一室是综合办公室,四部为公关部、经贸发展部、规划建设部、财税部。一个部就是一张桌子,我们几个人就在一个办公室里集体综合办公,有人来办事,进了屋再出去就办完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节省了老百姓的时间。除此之外,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均享受同样的政策。”后来,陆陆续续从总公司配齐人员,韩明修和同事们还是遵循着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最大化办事效率的原则,为一方人民谋取福利。

发展是硬道理,开发区预计用最初的3-5年打基础,5-10年开发建设,10-15年则是大发展建设,“我们预计用15年的时间,将开发区建设完善,对周边起到辐射和复制作用,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东营市经济的增长点。”韩明修表示。

万事开头难

所有难关一一克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想而知,开发区建设之初会有多少难处。“难处确实有不少,但是现在来看,成立开发区是非常有必要的。回忆起来,虽然那时候很苦,但是能为东营市发展做贡献,真是很开心也很自豪。我们那时候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韩明修笑着说。

说到当时的难处,韩明修首先提到的便是思想开放程度,“当时人们的思想开放度还不够高,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建设开发区,甚至有部分人希望叫停开发区,那时候基本是听不到什么鼓励的。但是我们知道,东营市作为新建市本身就薄弱,还有大面积的盐碱地,不开发就荒了,所以必须要有支撑点来带动全市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全方位扩大经济增长。”当时全国确实撤了一大批开发区,而韩明修和同事们坚持着发展建设东营的理念,顶住压力,将东营的开发区保留了下来。

除了思想难关,资金紧张也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资金很少,很多外商来看一圈就走了,嫌这里太荒凉,银行也是都不肯借贷,还有后来的土地改造、修路都需要资金,当时的油建三公司帮我们垫了资,先修了胜利路到康洋路,后来又修了剩下的康洋路到东四路。虽然我们的资金不多,但是建路标准非常高,包括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所有项目一步到位,后辈们就减轻了很多负担,看看现在的开发区马路,路况还是非常好的。”

韩明修不只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老伴的心中,韩明修更是顾大家舍小家、奉公朴实、公私分明的。韩明修的老伴告诉记者:“一开始的时候很难,开发建设的重担都在他们身上,办公室里冬天没有暖气,他就那么冻了好几年,天天骑着车子上下班,到了年根下一瓶啤酒就算过年了。他清正廉洁了一辈子,我也一直支持他,他能顺顺利利的就好。”虽然也“埋怨”了一辈子,但当老伴望向韩明修时,眼中满是岁月沉淀下的理解与爱。

展望未来

开发区实现再腾飞

“改革开放,胆子就要大一些。”韩明修说。在他看来,如今的开发区的机制体制仍需继续改革,企业进驻开发区也需要进一步简化,“开发区就是要不同于普通县区的,应当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改革开放区的试点,发展以东营港口东部、广利港为中心的自贸区,类似于金融港、悦来湖聚集区,借港口发展带动周围,将国外的大企业、高端企业引进到东营来,对东营市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和时间洗礼,开发区的发展稳步提升。如今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看不见一丝荒凉。今天的开发区在全省15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三位。如今的开发区,不仅承载着韩明修等老一辈人的希望与骄傲,更是现在每个开发区人的梦想启航之地。

“不同于26年前的开发区,现在的开发区已经有实力,也有能力、有机会来承办更多的项目,我们要定下大开发、大发展的宏伟目标,乘势而上,实现再一次腾飞。”韩明修说。

新闻推荐

利津县狠抓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水气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本报讯今年以来,利津县把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作为解决环境难题、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严格落实问题销号公示制度,积极回...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