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产线带来的改变

东营日报 2018-12-11 16:01 大字

记者 王敏 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利津县利津街道盈欣建材有限公司装配式生产车间,车间干净整洁,各工位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一个个已经制作完成的六边形护坡砖、楼梯板整齐地摆放在角落。本应在施工现场浇筑的结构件为什么在车间里就已经生产成型了?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盈欣建材有限公司经理王祎鹏。

王祎鹏告诉记者:“这个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是我们通过招商合作的方式从北京中铁建北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引进的,对方给我们提供设备、人才与技术的指导,帮助我们布局了PC预制构件生产线,项目的优势在于摒弃了工地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传统方式,把可以预先做好的梁、板、柱、墙等建筑结构件搬到车间里面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施工现场只需把事先做好的结构件想象成乐高积木,把它们组装起来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就可以了。”

据了解,盈欣建材有限公司是东营市第一家引进装配式建筑生产线的企业,也是全县唯一一家参与“装配式”课题研究的企业。与传统方式相比,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建筑精度高,误差只有几毫米,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工期更为可控,且生产效率远高于手工作业,施工就像插积木,操作灵活,无建筑垃圾产生,模具可重复使用。

这一块块“积木”是怎么批量生产出来的呢?解答这个问题之前王祎鹏带记者来到了一台约十米长的机器前面:“制作结构件之前要先制作结构件里面的‘骨骼’,也就是钢筋网片,这台机器叫钢筋桁架焊接机器人,是国内最先进的钢筋成型焊接设备。可以把盘圆钢筋,通过调直、折弯、焊接、裁断、码垛等步骤进行一体化全自动生产,整台机器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每分钟可以生产18米,而传统的生产方式整个流程需要6个人,一天只能生产100多米,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听完“骨骼”的介绍,记者观看了整个建筑结构件的一体化生产流程。记者看到,在整个车间里面有十二个工位,十二个工位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形生产线,从装模到布料、磨光、养护、脱模,每个工位只需一名操作员进行操作。王祎鹏颇有感慨:“传统工艺20名工人一星期才能生产150立方米,现在12名工人一天就能生产150立方米。”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任万帅)

记者感言

效率的提升源自技术的引进,在此之前盈欣建材有限公司还只是一家做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传统企业,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痛则思变,通过引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公司延伸了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利润翻倍增加。近年来利津县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按照“每年有目标,两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一批全产业链、集群式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量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稳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享受个性服务,推动精准康复 利津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达90%

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居民测量血压。家庭医生旨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随时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是利津...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