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所在东营”系列报道之三 青岛农业大学:助力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
作为矢志“三农”的一所农业类高校,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自成立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以来,以创新驱动、智慧发展、科技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大学科技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农业农村新旧动能转换,助力黄河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期报道,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利津数个村落,探寻青岛农业大学开创的“毛坨模式”等成功做法以及青农大师生在东营的奋斗故事。
大学办在盐碱地上
驱车数十公里,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利津县汀罗镇最西北的毛坨村。远远的,“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的牌子映入眼帘。此时正值农闲期,科研楼和专家公寓里不见师生,却看到一袋袋收获的花生。
“这是老师们留下的花生种子。”村里的文书孙春英告诉记者,毛坨村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土地产出低,现在却能种植并高产花生、棉花等各种作物。2008年10月,青岛农大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成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为全国首个校村直接合作的示范研究机构。2014年9月,学校与东营市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利津县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共建“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协议,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了全市。
记者了解到,在办院理念上,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作为研发、创新、集成、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青岛农大在东营市的常设机构,致力于盐碱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富裕、农村变美变强。研究院不以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为目标,而是追求技术的实用性,要做到科学上站得住、技术上行得通、经济上划得来。同时,淡化学科差异,强调技术的整体性、集成性,拓展发展空间;研发植根于农业产业体系,拥有强大生命力。
截至目前,青岛农大已有农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等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300余名专家教授入驻研究院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研究方向由最初单一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拓宽到涵盖农业农村的全领域。同时,以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为载体,这里先后吸引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外23所高校院所200余人次专家学者来此开展科学研究,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成果出在田间地头
“只要王建林教授一来,我一天也见不上他的影儿,为了统计数据一整天都能‘泡’在地里。”在利津县陈庄镇郭屋村鸿达有机大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袁兴明正在忙着收获水稻。他介绍,正是在王建林的全面指导下,这几年他专注在黄河滩进行水稻种植,种植出粒大饱满的有机水稻并注册了“金河滩”品牌,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稻种植大户。
袁兴明口里的“王建林”只是众多青农大常驻东营的科研人员之一。最初,王建林等驻村人为了节约科研经费,每次往返都需要先坐市际长途车、再转县际长途车、再搭“摩的”,前后要7、8个小时才能到达村里。春季调查土壤返盐状况时,他们经常冒着漫天风沙徒步穿行在广袤的土地上,风刮得睁不开眼、满嘴尘沙;夏天,他们带着近20斤重的仪器,在40度的高温下一头钻进地里开始一天的测定,为了不让身体虚脱,便喝口水再吃口咸菜……
利津县“凤凰学者”、青农大教授王晶珊经常在地头上和农民朋友一起吃饭、农忙,她自己开玩笑地说:“用自己的汗水浇过的庄稼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十年间,她和团队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培育3个新品种在毛坨村盐碱地种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收获期经专家验收,亩产达到425公斤以上。
青农大葡萄专家刘更森先后引进40余个鲜食葡萄品种,并从中选育出维多利亚、玫瑰香、藤稔、巨玫瑰和金手指等适于盐碱地栽培的葡萄品种。他还与毛坨村联合成功申报了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栽培模式由陈旧的露地模式成功转变为设施栽培模式。现在毛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500亩,仅种植葡萄一项,村民每年经济效益达10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林琪教授选育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记录(700公斤)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547公斤)。累计全国推广3999 . 2万亩,增产17 . 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 . 66亿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被科技部原部长万钢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两项突破性成果之一”。
研究院杨洪兵教授通过盐碱地荞麦播种,发现了苦荞麦自然突变新株系,育成性状稳定、高产耐盐的“青荞1号”品系。玉米分子育种赵美爱老师连续多年在毛坨村中轻度盐碱地上种植298份玉米种质,筛选出43份长势良好、耐盐碱的玉米种质。蔬菜专家杨延杰教授团队常驻在当地,指导农民利用下挖式蔬菜隔盐栽培,引导农户使用适于东营盐碱地日光温室的集雨隔盐蓄水装置。该装置既隔离盐害对蔬菜的危害,又保证基质营养均衡,大大降低了病虫害发病率,能大幅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
十年来,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围绕盐碱地综合改良和高效利用共申请各类科研项目7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7项。相关研究成果辐射全市,累计节水30亿立方米,改造盐碱地23万亩,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引种、试种、筛选了小麦、花生、甘薯、玉米、苜蓿等作物耐盐种质资源,育成或审定抗旱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21个,筛选、鉴定、培育了耐盐白蜡、榆树、竹柳、盐柳等10余个苗木品种,引进耐盐葡萄品种8个。
价值辐射于乡村振兴
建校60多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一切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除了农业增收,专家教授们还将培育新型农民、打造美丽乡村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在毛坨村,他们每年培训农民600余人次,95%以上村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蔬菜、林果、棉花三大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所有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并吸纳周边村107户加入了合作社,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组织成立了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协会,还成立了机械公司、棉花加工厂和综合服务社3个新兴经济合作组织,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和模式,构建起了多元化发展格局,解决了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引导毛坨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青岛农业大学以建设“美丽农村”为目标,引导毛坨村进行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大学立足毛坨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对村庄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科学确定农业发展布局,规划建设了以“四园、一区、一廊、一院”为骨干框架的毛坨现代农业示范园……
乡村振兴,久久为功。毛坨村等东营市多个村庄现代农业的高效推进,离不开东营市与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合作。青岛农业大学所带来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必将为整个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增添一道道浓墨重彩。
(记者 刘冬辉)
新闻推荐
利津讯11月26日,记者走进利津县利津街道凤凰社区,一群老人正在棋牌室打麻将,好不热闹!“我们除了棋牌室,还有共享茶室、共享书...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