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老龄办联系利津县陈庄镇崔东村帮扶工作组 扑下身子办实事 用心帮扶助发展

东营日报 2018-08-30 10:05 大字

近日,记者来到利津县陈庄镇崔东村,满目葱茏的绿意映入眼帘,只见村庄掩映其间。走进村子,道路宽阔平坦、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小院……

崔东村党支部书记高泽之告诉记者,前几年村里就没条像样的路,一下雨到处是泥。今年,市老龄办给我们投资打通了村里的断头路,实现真正的道路户户通。虽然市老龄办只是联系帮扶我们村,但这几年他们做的都是群众最迫切的、最期盼的事情。

联系帮扶以来,市老龄办工作组迅速转变角色定位,深入走访调研,摸实情,知民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帮扶村实际,确定了“党建统领、文化引领、项目带动、产业提升”的联系帮扶工作思路,紧盯群众所需所盼,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幸福感稳步提升。

以支部共建为抓手推进党建帮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党建为统领,建设强有力的村班子,是帮扶的首要目标任务。

自联系帮扶崔东村以来,市老龄办党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进村调研,并建立了支部共建机制,与崔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为统领推动联系帮扶工作上水平,帮助村党支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增强了崔东村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改善党支部办公条件,工作组协调资金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修缮,并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部分书籍,丰富农民书屋内容,投资购买了电脑及配套办公用品,为党员、村民学习和新型农民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

村党支部书记高泽之说:“现在好了,不光班子心齐了,全村党员老百姓也都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都想着早日过上好日子。”

以设施建设为载体抓好民生帮扶

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扶工作组以修路为契机,把帮扶工作做到了村民的心坎里,协调资金70余万元硬化村主要街道和进村道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10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捐赠了多功能护理床、轮椅等设施。卫生室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本村村民就医,还辐射到周边4个村居,使2000余名群众受益。“多少年前我们就想在村里建一个卫生室,可是苦于没地方、没资金,一直没有成行。帮扶工作组的同志来了之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老村支书陈月信激动地说。

为改善村容村貌,工作组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种植绿化苗木600余株,安装广场路灯4盏,美化村委办公场所墙面11000平方米,制作文明宣传画220平方米。投资6万余元实施“安防工程”,在村内主要路口、街道、重点场所重要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为改善村民文化生活,工作组投资建设了高标准的村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路径,完善了老年人活动室,购置了娱乐器材等。

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的同时,工作组还从民生保障入手,为村民谋福利,为全村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健康查体,并赠送意外伤害保险,保额达到77 . 4万元;开展“银龄风采与爱同行”老年公益文化展演活动,为利津县22个贫困村送去文化演出;先后开展了“金秋助学”“春节送温暖”等活动,走访慰问党员群众120余人次。

以项目提升为突破带动产业帮扶

脱贫攻坚,说到底要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缺乏造血,就解决不了村子脱贫发展的根本问题。

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立足崔东村实际,提出了利用风险小、见效快的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进行扶贫的思路。随即,积极协调争取扶贫资金44 . 7万元,分两期建设了55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成为全市第一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投产项目。“我们村一直没有集体经济,是个空壳村,光伏项目投产后,每年收入3 . 54万元,所有收益将全部用于村贫困人口脱贫。”高泽之向记者介绍。

今年,工作组在完成村庄硬化道路户户通工程的同时,还将投资建设2座桥涵,以进一步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功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崔东村党支部书记高泽之兴奋地说,在老龄办帮扶下,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富、村委强、村庄美、风好”,“美化、硬化、绿化、亮化”全都实现,已经跻身先进村行列,今后我们要努力把崔东打造成陈庄镇乃至全县的样板。

下一步,市老龄办帮扶工作组将继续以党建提升为统领,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孝文化一条街,安装进村路灯,改造提升村党员活动室和老年活动室一体化环境,大幅提升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形成良好的孝德文明新村风,助推崔东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 张利波)

新闻推荐

利津县人民法院庭审赢来人大代表点赞

本报讯8月14日上午,利津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20多名县人大代表旁听了庭审全过程,并召开庭审评议...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