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规划优产业补短板——— 利津经济开发区园区经济释放发展活力

东营日报 2018-08-07 12:39 大字

利津讯 8月5日,在利津县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年产600万米高档纺织面料技改车间,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组织生产。“公司抓住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机遇,引进国际领先纺织技术,实施了此项技改项目,进口100余台先进织机等生产设备,生产效率达到85%以上,质量稳定,一等品合格率99.5%以上,更好、更快地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该公司科研开发部部长张官泽向记者介绍道。

三阳技改项目的实施,催化了传统产业新动能的不断释放,同时也是利津经济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擦出的一个“火花”。今年,该开发区瞄定建设全县“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发展定位,优化顶层设计,全面提升要素保障,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1-7月份,区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728余万元。

激活发展动能,打造改革样本。依托适度超前、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实施路径,该开发区高标准编制了《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储备库,实现园区进位升级。目前,已储备项目21个,规划总投资500余亿元。同时,打造了“一核引领、三园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建设有机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产城融合示范园,以各园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向园区发展。

做强产业、做新业态,培育动能转换特色优势。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该开发区确定了总投资146 . 6亿元的18个重点产业项目,把区内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以5个专业招商小组为纽带,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大企业,带动配套中小企业进驻园区。目前,已成功引进年产10万台充电桩等5个产业项目,与顺丰区域物流中心、康宝生化公司混改等10个项目正在积极对接,园区发展将更加优质化。

动能转换还需强大的产业吸力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利津经济开发区以西部行政片区建设为契机,优化环境,补齐短板,全要素“护航”发展。先后实施了10项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生项目,搭建起“八纵十三横”的道路框架,供热、供气、供水、高压变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达到“七通一平”企业进住条件,区内教育、医疗、社区、商业等功能要素相继完善,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此外,还实施了7个村的整体拆迁,腾空土地2000余亩,园区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

(李伟伟 张聪聪)

新闻推荐

新增限高杆,挡住公交车

□本报记者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东营市公交公司131、132路公交车自7月12日起突然改变线路,放弃了利津大半个县城...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