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泽 当好群众贴心“管家”

东营日报 2018-05-30 10:48 大字

■全市新乡贤系列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店子村文化大院,见到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正在打扫卫生,坐班村干部吕永红告诉记者,该名男子叫刘强,以前生活很困难,在村里的帮助下生活条件改善了,出于感激经常帮着村里打扫卫生。

刘强在生活上的改善还得从该村党支部书记吕新泽上任之初说起。在困难户走访中,吕新泽了解到了刘强的情况,就想方设法帮助他。“俺书记帮俺在村里的一个建筑队找了份儿活,一天能挣到80多元钱。农忙时,让我在村后的玉米收购点帮着晒晒玉米,管吃管住还有50元钱的收入,比在外面强多了。”刘强憨笑着说。

以前的店子村,道路坑洼不平,集体经济一片空白。面对这样的条件,2013年吕新泽毅然放下手中的生意,回村挑起了这份重担。

“要想发展,就得先‘破壳\’。”吕新泽说。说干就干,吕新泽同村“两委”一起,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对撂荒地、边脚地进行整理,重建新型公墓21亩,实现村集体收入38万元。随后,对全村560亩土地进行流转,通过“村委+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土地承包给23户种粮大户,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联耕联种。该村贫困户纪永宝就是通过承包138亩土地规模种植水稻,当年纯收入达到10万余元,一步实现脱贫。

去年,村里建起20余亩的大池塘,收益全部归村集体。今年,店子村作为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量化,社员变股东,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赢。村集体经济富裕后,开始修整村内道路,修建起文化广场,绘制了漂亮的文化墙,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我在介绍信和三联单上签好字,你去找咱网格员代办就行。”一个村民前来咨询新生儿落户问题,吕新泽耐心地答复。经济发展起来,村务也得理顺规范。为了把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儿,该村推行了“民生网格”服务,把全村分为19个网格,由一名党员和一名群众代表组成网格员,群众有意见、有困难基本都可以通过网格员解决。

“我们村前年就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了!”吕永红插话道。事务顺了,村民富了,吕新泽又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上费了一番脑子。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旗袍走秀模特队、秧歌队、篮球队三支文体队伍,每逢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活动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用特意张罗,就能组织一场集小品、歌舞、戏剧等于一体的晚会。

此外,在吕新泽的创新下,该村红白理事会的“轮值”制度也在全县成为典型。村里还建起敬老幸福院,坚持每年评选一批“好媳妇·好婆婆”和优秀村民,人人争上“四德榜”,“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记者 李成 通讯员 于向阳 张聪聪

新闻推荐

利津县公安局 对寄递物流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近日,利津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对辖区寄递物流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中,民警重点检查各寄递物流单位证件是否齐全,各项安全防范...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