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是劳模

东营日报 2018-04-20 19:27 大字

□ 李树华

他曾参加了多次抗洪抢险,经历过生命危险的考验;他离休后回到农村,为家乡发展发挥余热;他就是我的大伯——— 全国劳动模范李俊奎。

大伯1945年参加工作,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黄河工程队一干就是三十六年,曾任工程总队副队长。他一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苦练本领。同事们公认他有两手绝活:凭着力气大,他双手搬运石头的重量没人能比;凭着水性好,他在黄河水里搏击的能力没人能比。

有一年深秋黄河防汛,大伯带领总队人马和民兵一道打木桩,运石块,绑草捆,巡防护堤。突然他接到严重险情报告——— 前方三百多米处发现一处管涌。大伯二话没说带领队员紧急驰援。这个管涌出口在大坝外侧的中部,由于水流湍急,越冲越大。凭着多年的防汛经验,大伯认为在外侧封堵是徒劳的,就组织人员向水面出现翻花的地方抛石块扔沙袋。眼看着封堵效果不明显,大伯心急如焚,他奋不顾身地扶着木桩下了水。汹涌的河水拍打着堤岸,也摇晃着他的身体,人们为他捏了把汗。大伯根据时隐时现的漩涡断定出下方管涌的大体位置。霎时,他一个猛子扎下去,漩涡将他打到了管涌口处,正巧用身体顶住了管涌。他边阻挡水流边奋力扒物料,物料滑下来堵住了管涌。他拼命游出了水面,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人们立即欢呼雀跃起来……大伯在治黄工作中不畏艰险,英勇劳动,获得过许多荣誉,但是,大伯离休回家后从未提及过。最近93岁高龄的大伯身体不好,我们翻看一个包裹内的证书、奖章、照片和书籍,才知道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过毛主席的集体接见……

大伯离休后回到原籍利津县盐窝镇小赵村居住。他勤劳朴实,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受到家乡人的交口称赞。

前些年,大伯和大娘住着五间土坯房。他们家成了老年人的乐园,农闲时间有看电视的,有下象棋的,有搓麻将的。大伯总是让着别人娱乐,只是不够手时才参与其中,来人多了又让出来。大伯实实在在招待客人:端茶递烟,打扫卫生,生炉供暖……这个温馨的老年之家有党员也有群众,传播着正能量,其乐融融。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大伯种着大娘一口人的地,同庄户汉一样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他种的二亩多地成了样板田,靠的是有物力多投入;不仅经济肥充足,而且粪肥多。他几乎每天天蒙蒙亮去拾粪,看不清就用手电筒照明。人们下地劳动时,他已将一筐粪挑了回来。

大伯没上过学,却有科学种田经验。记得有一年秋季我帮大伯整一级地,我俩用铁锨翻地改壤:先将表层的熟土翻在一旁,再将下面的生土翻出来;然后把熟土回填,再把生土盖在上面。这样隔行捣腾了半天,终于按照大伯的意愿将地整好。实践证明:该地块连续几年庄稼长得特别好,小麦单产超千斤。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建房大兴石头跟脚。大伯砌石块技术高,邻里乡亲求他,他有求必应,亲戚更是没少沾光。他帮工从来不吃人家的饭,而是回家吃饭,更不要酬谢。

大伯思想好,人老实。有关单位领导逢年过节来慰问,问他有没有困难,他有点困难也瞒着,总是说没有。住房制度改革前原单位建住宅楼,他不参加报名。药费实报实销,他却报得很少。有时家人不理解,甚至埋怨他。他却说:这就很好,甭给组织上添麻烦。

大伯真得老了,还经常闹病,没气力劳作了;但他还能坚持着出去走走,走出村庄,走向美丽的田野。旷野中有他深深的脚印和闪光的足迹……他热爱劳动,更热爱父老乡亲和这方深情的土地!

新闻推荐

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城市精细化管理、无违建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议召开 赵豪志主持

本报讯4月11日,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城市精细化管理、无违建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润国,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