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家举家迁利津

大众日报 2018-03-02 05:19 大字

□李明张聪聪报道

本报利津讯2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利津经济开发区的东营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值工人交接班时间,发现每位员工着装干净整齐、头戴安全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工装和安全帽都是有‘保质期\’的,为了大家安全生产,公司每两年会更换一次防静电工作服,每年更换一次安全帽,你好我好大家好嘞!”该公司总经理姚惠峰说着一口不算正宗的山东话这样告诉记者,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他们正在脚踏实地地践行着。

之所以说姚惠峰说着一口不算正宗的山东话,是因为他是一位浙江嘉兴人。今年42岁,来东营市利津县已经5年多。谈起来东营的这5年,不论在企业的发展还是家庭的变迁,姚惠峰感触颇深。

海德新材料是一家专门生产丙烯酸丁酯的化工公司,需要的原料产品为丙烯酸丁酯重组份。他们看中利津经济开发区内的利华益集团正好有该项废料产生,所以,2012年9月,在招商引资的热潮中,毫不犹豫选择落户在利津经济开发区,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使1吨原料运输只需20元,一年下来就能节省几千万运费。

“企业刚起步时,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太多帮助。不仅有优惠的土地政策,还帮我们达到通水、通电、通路、平地‘三通一平\’的入驻条件,你看厂北的利九路,就是专门为我们运输产品修建的。跑手续时,还帮我们配备专业联络员,审批部门也没有因为我们是外来人,就难为我们、另眼相看。”姚惠峰欣慰地说。

姚惠峰说,5年多的发展,政府对企业的规范管理也让他逐渐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刚开始迎接安全检查、环保督政时,力度非常大,有抵触心理,但现在认识到,假如政府对企业的发展不加以规范,工厂到处乱排乱放、安全生产放任不管,那遭殃的就是广大老百姓。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长大了才知道父母训你是关心你\’,我们企业也是这样从一个‘小孩\’成为‘大人\’的。安全就是生命,科技以人为本,一切都得从人出发,我们真切认识到政府所做的决定都是真心实意为我们着想的,身经百炼各项检查,我们才能有更明确的发展道路。”姚惠峰说。如今,他们主动落实生产规定,将产生的废料燃烧产生热能供生产使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还聘请专家查安全隐患,安全环保手续样样齐全,年产值达到2.7亿元,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不菲。

饮水思源。姚惠峰对待自己的46名当地员工像亲兄弟一样,为他们缴纳保险,每月按时发放工资,还有额外的“超产奖”“季度奖”“安全奖”等各种奖金,中秋、春节发放福利,每年组织外出旅游,员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他还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和联想控股的联鸿集团进行并购,届时公司产能更大、平台更广、利润更高,一起和兄弟们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

现在姚惠峰举家迁来利津,孩子的上学问题由当地政府帮着联系解决,和其他学生享受着同等待遇,不用多交一分钱。“家庭和谐美满,咱才有工作动力。现在我们全家老少都算是半个利津人咧!”姚惠峰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多彩民俗庆新春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23日下午,利津县凤凰城街道西冯村文化大院里,阵阵锣鼓声响彻云端。走进大院一看,原来村里的表演队正在加紧排练“赶毛驴”,准备参加全县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为...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