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 年终特稿2017 东营足迹 立体大交通 提升支撑力 东营市 2017 年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硕果累累

东营日报 2018-01-03 01:21 大字

“交通兴,百业兴。”交通建设事关城市发展,事关百姓福祉。

俯瞰新东营,细数水陆空。2017年东营大交通建设传来的数据振奋人心:东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广利港区开港通航;胜利机场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国产大飞机C919将于今年1月转场东营试飞;“天津—东营—潍坊”高铁和“滨州—东营—潍坊”高铁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黄大铁路加快建设;东营港疏港铁路、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庐山路南延等重大工程开工……昔日的“交通末梢”正蜕变成为连接多区域的交通枢纽,“立体交通网络”将成为东营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

两大港口发力走向发展“深蓝”

2017年9月28日,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广利港实现开港通航。6个通用码头,七台崭新的门机,船只来来往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2017年11月30日,随着靠泊在中海油2 ×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的“大庆453”轮和外籍轮“高山之光”完成9.4万吨原油装卸作业,东营港201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两大港口,沿着曲折蜿蜒的海岸线,遥相呼应,正将东营蓝色经济向大海更深处延伸。

港口是一座城市对外经济的重要门户和战略资源,更是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2017年持续发力:新修订的《东营港总体规划(20162040年)》通过省政府批复,为今后新一轮的东营港大规模建设提供了重要规划政策支撑;东营港开通至大连的集装箱航线;东营港区南防波堤完成投资8.3亿元,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2×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完成工可报告行业审查和项目建设安全条件审查,16个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完成可行性研究行业审查,预计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400万吨,同比增长25.66%;东营港引航船舶839艘次,引航总吨1596万吨,引航费487万元,引航总吨、引航费均创历史新高。

如今,东营港区已从过去的单一货物运输,发展成为以油品、精细液化品、散杂货、客货滚装以及集装箱运输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2017年9月28日,广利港开港通航仪式在广利港6×5000吨级码头举行,标志着历时3年的建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按照打造绿色港口、智慧港口的目标,广利港已先后实施建设项目26项,总投资55亿元。全长7.7公里的海红路和疏港道路竣工通车,新建防波挡沙堤26191米,广利港路跨广利河大桥、辅建区配套设施全部竣工投用。新建6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150米支持系统岸线和50万平方米码头堆场,完成5000吨级航道工程疏浚,满足了船舶通航需求。广利港还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大港口,中远海运、中外运、依厂物流等大企业建立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全程物流,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港口正逐渐崛起。

胜利机场迈入中型机场行列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东营腾飞

2017年,注定是东营民航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无数“闪光灯”聚焦胜利机场,记录下了它昂扬向前的坚实步伐———

2017年5月6日,市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就建设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多层次航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东营分园达成了共识。目前,已完成无人机试飞项目基站选址、频率申请和局方批复等手续,以及配套设施准备工作。

2017年10月14日,东营被全球瞩目,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第103架机,在东营胜利机场完成了首次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试试飞工作,试飞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为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产民用客机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12月12日,胜利机场跑道延长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达到开放投用条件。这意味着,东营胜利机场飞行区完成了又一次升级改造,正式迈入“3600米跑道”时代,为构建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空港,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研发试飞提供了强大支撑。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具有大飞机项目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2017年,东营胜利机场保障中国商飞ARJ21-700支线飞机试飞训练33架次;9月28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试飞综合楼项目正式奠基动工;10月19日,中国商飞公司在东营胜利机场向成都航空公司交付第三架ARJ21-700新支线喷气客机,这是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正式批产后交付的首架飞机。

与此同时,胜利机场还积极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增开航线航班。2017年,先后开通至北京南苑机场、佛山、武汉、宁波、深圳以及海口航班,通航城市达到13个,机场航线网络日趋完善,架起了连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及热门城市的“空中桥梁”,大大缩短了东营与全国的时间距离,并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和产业高端项目落户东营。2017年12月10日,东营胜利机场迎来2017年第50万名旅客,标志着东营胜利机场成功跻身中型机场行列,预计2017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53万人次,同比增长40.41%。

铁路“大动脉”实现新突破城乡路网通行更畅通

翻看全市的综合交通网,一条条已建、在建或规划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农村公路,正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着东营这片热土,为经济发展铺就了“快速跑道”。

2017年以来,全市铁路建设、高铁项目加速推进,实现新突破。全市综合交通网规划和以高速铁路站点为核心的综合枢纽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天津—东营—潍坊”高铁已开展勘察设计,“滨州—东营—潍坊”高铁滨州至东营段完成可研报告,东营即将迎来“高铁时代”。同时,淄东铁路东营段完成扩能改造,黄大铁路建设顺利推进。特别是作为东营的第一条地方铁路,全线长达114公里、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东营港疏港铁路项目也按下“快捷键”。目前,东营港疏港铁路已完成总拆迁量的90%,除盐田外的清障工作接近尾声,共清障近100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是永不过时的。在公路方面,东营市不断优化路网结构,助力经济发展。2017年,长深高速广饶至高青段全面开工,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长深高速向西延伸至济南机场项目完成线路初选;庐山路南延工程开工建设,河广大道进入PPP采购程序,S507董集至利津黄河大桥段改建工程具备开工条件,G228丹东线、南二路西延工程工可报告通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审查。东营市2017年还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08.73公里,完成东营区、河口区第三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195.0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0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8324.038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96.6公里,全市1769个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或公交车。

如今,东营的“海、陆、空”交通建设齐头并进,内联外接的交通通道日臻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筑,这必将推动东营向枢纽城市迈进,为全市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支撑!

(记者 赵尔靖)

新闻推荐

田和友到利津县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时指出 常抓不懈抓紧抓实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2月27日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田和友在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到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北宋镇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田和友先后到利华益集团、凤凰城实验中学、时源化工公司、滨南油区...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