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农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黄河三角洲 科技赋能,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在5‰的盐度下,鲁盐稻69达到亩产量498.17公斤!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4个品种耐盐稻今年亩产量均达450公斤以上,实现了山东省耐盐水稻盐度突破且取得高产!近日,从东营市盐碱地上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不已。直接参与此项科研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林,已在东营从事12年盐碱地科研工作,他说:“科技,正在这里的盐碱地上创造奇迹!”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努力促使农业科技创新要素不断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土地上集聚。目前黄河三角洲可耕盐碱地有200多万亩,实现直接利用微咸水灌溉,将为最大限度改良利用盐碱地、增加盐碱地产出提供硬核支撑。
“一头联系科研院所,一头服务企业和农户,我们努力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让科技真正造福黄河三角洲。”东营市科技局马向明科长介绍,近年来东营市通过建设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效支撑盐碱地农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引个人不如引团队,引团队不如引机构”,东营市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院所的有效对接,先后启动建设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黄河三角洲研究中心、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和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海岸农业联合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目前东营市市级以上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已达20家。建起平台,人才进驻。从“外引”和“内挖”两方面着手,东营市通过农业科技合作,累计引进农业高层次科技人才140余名,其中院士6名,博士33名,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的到来,东营市盐碱地改良技术不断突破,盐碱地利用之路越走越宽。“尤其是重大科研工程的实施,为盐碱地改造利用带来明显成效。”马向明以2013年开始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例介绍,“渤海粮仓”工程不仅培育出了重盐碱地改良增效、花卉苗木栽培、重盐碱地水稻种植、盐碱地粮食作物生产加工、耐盐作物等农业科技园区和5家龙头企业,还促进了相关成果的转化和人才队伍的培养。7个高校院所的70余名专家学者,依托13个创新平台开展自主研发,开发应用了水稻“盘育机插”、小麦“宽幅播种”等40多项技术,5人被评为“黄河三角洲学者”“泰山产业高效生态农业领军人才”。此外,“滨海盐碱地淡水渔业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研发和推广了菜-渔、稻-蟹(虾)、蟹-鳜-水生植物等综合种养模式,制定水产养殖技术规程5个,示范推广面积3.47万亩,新增产值3575万元。仅“渤海粮仓”工程一项就为东营市改造12万亩盐碱荒地,基本达到了中产田的产出水平,30万亩中低产田逐渐改造为中高产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农业质量。
盐碱地改良,最直接受益的是当地企业和农户。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垦利区永安镇二十八村的500亩试验基地里,来自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12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常年在此出现,多种优良耐盐稻品种和多项高效栽培技术也从这里产生。“过去只能种棉花甚至什么庄稼都不长的盐碱地,在科技的力量下,正一点点变为可耕地,变为良田。”一邦副总经理董晓亮说,科技让企业日益发展壮大,也让村民收入逐年增高,过去无人问津的撂荒地,经过一番改良后,现在每亩承包费多的高达三四百元。科技加持下,昔日黄河三角洲令人望而却步的盐碱地,正成为拥有无限可能的梦想之地。
新闻推荐
垦利讯垦利区委组织部结合“两个走进心里”和党群连心工程有关要求,组织659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到76个帮扶村、517户贫困户...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