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马扎”搭起社区和群众“连心桥”

大众日报 2020-08-13 09:3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于亚琼 颜世民

8月7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东方社区1号楼前的树荫下格外热闹。社区书记盖霞正带着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与1号楼居民代表20余人坐着马扎,就近期居民反映的“高空抛物”问题展开讨论。

“有时是孩子不懂事就把手里的小物品抛到楼下,以后我们一定注意。”居民代表董秋然说。“高空抛物安全隐患太大,有损社区环境,损人不利己……”楼栋长杨新安接过话茬。大家积极查找问题,提出建议。

近日,东方社区创新开展“流动马扎”工作法,把以往的群众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反映问题,转变为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楼前巷尾拉家常,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用小马扎搭建起了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

东方社区“流动马扎”工作法是垦利街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尝试。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如何妥善处理好与基层群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7月底举行的东营市乡镇街道比看交流会议,让垦利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侯建菊感触颇深:“有发言单位介绍了相关的经验,比如‘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综合巡查巡防机制,全面提升辖区社会治理水平’,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垦利街道辖18个城市社区,服务居民3.9万户10.8万人,是垦利城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战场。面对社会治理压力,垦利街道探索出了五级体系共治化的路子。“我们统筹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自组织、物业、志愿者等多重治理资源力量,推行了‘街道-社区-网格-楼栋-中心户’五级社区网格治理体系。”侯建菊介绍,街道创新“楼道微自治”,目前已从优选配782名楼栋长,656名中心户,全面激活居民自治动能,汇聚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共治合力。此外,他们依托区、街道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培育一批“能做事·能做实”的多元化社会组织队伍,培育壮大“黄蓝公益”等社会组织,组建胜兴“幸福之声”、和平社区“和事佬”等70余支自组织队伍,广泛开展爱心公益、文艺惠民活动及矛盾调解,其中东方社区半数以上居民加入自组织队伍投身社会治理,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垦利街道系统梳理居民养老保险等31项公共服务事项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加强人员培训,实现“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由以往的“专科岗”变为“百通岗”,解放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服务和自治活动。垦利区垦利街道党工委书记吕景亮说:“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垦利街道将实施社会治理攻坚工程,做优‘一窗受理’,做强智慧治理,做细网格治理,织密治理防护网,努力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着力打造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区的‘垦利样板’”。

新闻推荐

全民参与打造美丽人居环境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马建伟毛月桥报道本报东营讯连日来,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渔洼村充分发挥村“两委”模范带头作...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