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粮食生产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大众日报 2020-07-09 09:34 大字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田鹏飞 崔姗姗 报道

本报东营讯 盛夏的垦利大地,热浪翻腾,随着联合收割机连日来在田间不断驰骋,黄澄澄的麦粒哗啦啦流进了粮袋。这几天,垦利区董集镇国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景正忙着把收割上来的小麦称重归仓。7月初,随着张玉景家234亩小麦颗粒归仓,垦利区夏收也全面完成。据统计,今年垦利区小麦收获面积共23.16万亩,平均亩产能达到430公斤,比去年增长5.73%。

小麦归仓,让从事了大半辈子农业的张玉景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收获背后的艰辛让这位庄稼汉子也感慨颇多:“先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管节奏,后来麦子又遇上了部分茎基腐病,春天还遇到了倒春寒,今年的丰收着实来之不易啊。”今年垦利的夏粮丰收越过了不少坎坷,病虫害防治、台风冰雹天气危害、田间管理期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这些新情况,垦利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举办了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培训班,成立了技术服务队,指导春耕春管、夏收夏播、生产秩序,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的难点堵点,确保不误农时。今年垦利区农业部门也针对小麦条锈病、点锈病等流行病,及早制订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组合拳式”的硬核措施,使得垦利区小麦种植没有受到大的病虫害影响。

“今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每亩地比去年提高了将近13块钱。”垦利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玉明说,政策好,老百姓种粮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夏粮丰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张玉景介绍,在田间管理期间,无人机、联合收割机、农业物联网等,给粮食生产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原来,垦利区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集成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为项目区安装了物联网监测站,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备,配发了麦田返青肥,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统一机收机播等社会化服务,推广了先进耕作、播种、灌溉、植保等现代化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装备,推动全区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垦利区实行乡镇领导包靠产业扶贫项目整改责任制

垦利讯为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存在的问题彻底排查整改到位,垦利区实行乡镇领导包靠产业扶贫项目整改责任制。乡镇党委书记、镇...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