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千年 琉光溢彩 品读陶瓷琉璃文化传承与创新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窑火千年——“淄博窑”陶瓷文化展》《琉光溢彩——博山琉璃文化展》日前在山东博物馆开展。从展出的一件件精彩陶瓷和琉璃作品中,可以细细品读千年窑火淬炼下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也能清晰辨识出瑰丽奇幻的琉璃文化的演进与创新。在岁月的长河中,这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匠心和思考。
思想情感与艺术的相知相融
展览由省文旅厅、淄博市政府主办,山东博物馆、淄博市文旅局、博山区政府承办,博山区文旅局、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淄川博物馆、东营市垦利区博物馆协办。展期三个月,展厅面积近两千平方米。
瓷器和琉璃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淄博地区发现的古瓷窑址分布集中、历史悠久、时代相连、自成体系,始于北魏,经隋唐宋金、元明清,延至民国,当代仍是我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上下绵延1500余年,经久不衰,是中国瓷器烧造史的一个缩影。
琉璃是古代对玻璃的称呼,中国琉璃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博山自古是中国琉璃(玻璃)的重要产地,有明清时代中国玻璃制造中心的盛誉,产品辐射到全国乃至国外,“北至燕,南至百粤,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
淄博市文旅局相关人员介绍,“当代淄博陶瓷与博山琉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新了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新的辉煌。”陶瓷方面,开创了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质瓷等新瓷种。琉璃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博山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琉璃之乡”“中华陶琉文化城”。
从陶瓷中阅读真实的百姓生活
第19展厅《窑火千年》陶瓷展分为美成在久、美器何来、美器何往三大部分,精心遴选了400余件珍贵瓷器展出,展示淄博地区陶瓷文化的千年传统与博山地区琉璃文化的传承创新,展示新时期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成果。
“美成在久”部分完整呈现了淄博窑从北朝时期的创烧、隋唐时期的成长、宋金元时期的鼎盛辉煌到元明清时期持续发展的历程。展览协办方之一淄博市陶瓷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本部分所甄选的展品是古往今来淄博地区百姓家中实际生活中真实使用的日用品,更加贴近大众,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俗称淄博大鱼盘的鱼纹盘是最具特色的展品之一。
“美器何来”部分在全国首次根据明清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材料复原了完整的制瓷场景,详细介绍了从练泥、镀匣直至开窑的传统制瓷工艺流程,以及提高瓷器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窑具,其发展变化反映了制瓷工艺的变革,可从中领略淄博瓷窑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往日繁荣胜景。
“美器何往”部分则展示了东营垦利出土的文物与标本,表明了垦利作为淄博窑瓷器通往海外的陆海瓷路交接点,起到了扩大淄博窑瓷器商贸地域与文化中外交流的重要作用。
迷离琉璃闪烁“不一样的烟火”
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第20展厅《琉光溢彩》琉璃展展出了博山琉璃最有代表性的器物400余件,包括元末明初珍贵文物与当代精美琉璃艺术品,反映了博山琉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据介绍,博山是我国元、明、清时期琉璃的制作中心,博山大街元末—明朝琉璃作坊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琉璃炉作坊遗址,也是目前所知我国唯一一处元明时期琉璃作坊遗址,产品种类众多,对研究我国琉璃历史有重要意义。至清末民初,博山的琉璃料货庄遍布国内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博山美术琉璃厂成为国内最大的琉璃生产厂家,传统内画艺术得到了创新,改良了绘画工具和颜料。进入新世纪以来,“博山琉璃烧造技艺”“鲁派内画”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利波对标先进,方能看到不足;对标先进,方能明确方向;对标先进,方能提升自我。10月14日至15日,东...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