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薪酬分配、管理体制的改革,激发了黄河钻井总公司职工的创效斗志 他们缘何重返井队?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3-12 06:42 大字

2019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半,凉飕飕的北风直往人脖子里钻。寒冷的天气没能阻挡工人们的工作热情。

在位于山东东营垦利区的盐229-X5井场上,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劳动模范、黄河钻井总公司50207SL队平台经理马哲,正戴着安全帽和手套,逐个对钻台、司钻房、机房、循环罐等进行检查。

这个春节,公司近30支钻井队的职工都和马哲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而就在两年前,这个公司还一度是“亏损大户”,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是职工们被一场改革激发的工作热情和创效斗志。

缺人!一线岗位只退不进

在2018年之前的3年多时间里,持续低迷的油价让国内石油工程业务量一路下滑,黄河钻井总公司这个曾经的盈利大户也变成了亏损大户,面临发不出工资甚至倒闭的困境。

“严冬”之下,想要养活近7000人的职工队伍,必须放下架子、拉下面子找饭吃、创效益。公司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整建制向行业外劳务输出。

昔日的石油工人脱下红色工装,走下钻井架、走向社会。铁铮铮的石油汉子变身蔬菜配送员、物业服务员、加油加气员。

改革进行中,职工队伍构成不平衡的问题很快凸显:一方面,机关后勤富余人员多;另一方面,一线井队严重缺工人,尤其是专业技术工人。

受用工机制影响,公司钻井一线岗位退出人数远多于新生劳动力投入数量。

据统计,2014年以来,除41名高校毕业生外,公司一线钻井队再无新生劳动力输入,而每年因年龄原因退出的一线岗位人员平均达到46人,以每支钻井队41人标准配置计算,相当于每年减少一支多钻井队。这意味着,改变职工队伍构成势在必行。

改革!薪酬激励人员调岗

2018年,43岁的李绪东主动申请转岗重操旧业。

在钻井一线工作了19年,李绪东先后从事过技术员、副队长、队长等岗位,2015年12月,被调入机关工作。

得知井队一线急需能打井、会算账、懂经营的专业人才。经过慎重思考,李绪东主动申请重返井队,接任30550钻井队队长。

一年多来,他发挥自身经验优势,带队先后优质高效地完成19口井的施工任务,在公司内部效益考核中创收300余万元,硬是把这个曾经的落后队带成了先进队。

主动重返一线井队的还有井架安装四队的李炜光。

2016年,他和工友们整建制劳务输出到超市干蔬菜分拣工,后回到黄河易捷项目食堂工程配送中心继续干配送,2018年4月,当得知一线缺人后,他主动请缨二次转岗到钻井队,这位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又回到了井架旁。

“既能为公司扭亏脱困尽一份力,个人收入也得到了保障。”李炜光说。

据介绍,为促进人员向创效岗位流动,公司彻底打破“大锅饭”,坚持“易岗易薪”原则,完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考核模式,突出岗位价值创造,合理确定不同层级基础工资标准,提高绩效工资占比权重,将薪酬分配向创效单元和价值再造单元倾斜,一线、后勤一般岗位员工平均收入比例为1:0.46。

据统计,公司2018年岗位调整4265人次,在薪酬分配考核模式的激励下,有109名机关后勤人员重返一线井队。

扭亏!改管理焕发新活力

2018年初,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内钻井井位大量释放,市场又逐步开始活跃。为牢牢抓住机遇,公司紧紧围绕增活力、提效率,继续推进改革不停步。

首先,打破了沿袭多年的三级管理架构,机构数量减少41%,初步形成了二级直管井队的管理模式。

为了使生产工序衔接更加紧密,公司专门设置了12名钻井主管,每人负责四五支钻井队,帮助井队协调解决生产运行问题。与以往不同,钻井主管不再“浮在上面、走穴式跑井”,而是“一竿子插到底”,现场跟踪帮扶,让生产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018年,公司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短19.22%。

为了明确责任,企业还努力打破之前主辅不分,账目“一锅粥”的状况。搭建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框架,灵活采用上缴利润指标、限定减亏指标等“一包一策”承包经营模式。2018年企业12个辅业项目,同比减亏1485万元。

外有市场回暖,内有改革深化,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黄河钻井终于扭转了连续亏损局面。

新闻推荐

“学习强国”成工作一线新时尚

□通讯员王娜记者李广寅报道本报东营讯“阅读一下文章,看一下时政新闻,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2月25...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