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提升文明乡风

大众日报 2018-11-02 04:01 大字

□隋俊卿李广寅报道

本报东营讯“白事大操大办必须叫停,吹号手、白丧巾的形式要转变。红事不能搞攀比,好烟好酒好菜一上桌,一年粮食全白种。”日前,在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二十师村的村委会内,村党总支书记周金龙向在场的村“两委”成员以及村民代表宣讲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台上讲得投入,台下听得认真,村民们还时不时地进行热火朝天的讨论。

近年来,垦利区永安镇农民生活水平、居住环境与城里差距越来越小,却也饱受婚丧喜事讲排场、比阔气,百姓“人情枷锁”负担较重的困扰。借助于乡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二十师村开始积极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村民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我们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为村民免费提供红白事相关物品和服务,减少村民费用支出,防止攀比现象。”周金龙介绍,红白事理事会由20多名党员、离退休人员等志愿者组成,以村集体名义购买锅碗瓢盆、桌椅、燃气灶等物品,在村民家有需要的时候免费提供。同时,规定村民办红白事一切从简、家家统一标准,并向村民发出倡议,倡导喜事新办,提倡旅游结婚、节俭婚庆;倡导丧事简办,提倡厚养薄葬、简化丧葬流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控制酒席桌数及烟酒标准,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劝导身边亲朋好友文明节俭办理各种红白喜事,努力营造民风淳厚、俭约为尚的文明新风尚。

永安镇二十八村陈金梅老人前不久去世,儿女只是简单地举行了一个仪式,当天火化后下葬,前后仅用了2000多元,这样简单的葬礼成了街坊邻居争相模仿的“样板”。后街村的小伙子齐祥刚刚举办了新婚典礼,整个婚礼花费比以前村里的其他家庭少了近一半,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新时期节俭办婚的好处。

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需要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这项工作持之以恒。为有效遏制农村办理红白事的不良之风,永安镇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任务目标、完成时限,细化了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了责任,引导各村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人员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里德高望重之人组成,本着节俭、文明、健康的原则,共同负责全村婚丧嫁娶事宜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各村居制订红白事理事会章程。同时,该镇在各村显著位置粉刷宣传标语,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借鉴文明的“好民风”,替代泛滥的“人情风”,真正推动移风易俗,倡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尚。

新闻推荐

垦利街道 警钟长鸣,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今年以来,垦利街道打击取缔非法加油点、扣押非法车辆,联合公安机关对无照生产场所进行查处,并且对举报群众实施奖励,为群众交...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