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打开科创之门 ——记优秀科技教师陈斌

东营日报 2018-07-30 18:29 大字

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市科技馆理事……对陈斌而言,“科技创新”是他心头一桩大事。陈斌是市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校长助理,也是今年九月份即将入学的六年级新生年级主任。从1998年至今,陈斌在教学之余始终忙活一件事:打开大门,让学生们爱上并实践科技创新。

“我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陈斌告诉记者,因为父母是老师,在学校玩耍的时光,实验室成了他童年时期最爱去的地方。“有时在里边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这应该就是兴趣的力量吧。”当陈斌大学毕业成为教师并做了班主任后,他很快在班里开辟了图书角,购置了《奥秘》、《我们爱科学》等杂志供孩子们阅读。以此为发端,指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上千人到科技馆参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多看多思科技热点,二十年来,陈斌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青少年科普活动中。

“听从心灵的声音、靠自己去发现”是陈斌一贯坚持的科创方法,他鼓励孩子们莫要禁锢思维、大胆创新探索,在老师介入之前凭自己的兴趣、眼光去钻研一项事物。每届的市级、省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陈斌定会带领学生“征战”的赛场。从赛前鼓励学生拿出原创到全程指导,他总是不遗余力为孩子搭建平台、帮他们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参赛作品。“本来是生活中的一个创意,通过创造变成现实,这会给孩子们极大的鼓励,说不定还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志趣,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在陈斌看来,创新创造是学生在学习重压之外的活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乐趣;由于比赛有推介作品、专家答辩等环节,参赛还能提高学生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陈斌指导的学生张靖廷拿出了参赛作品《消灭树木钻心虫的药膏》;其间,为了验证药膏的作用,陈斌与家长亲自联系到东营市实验林场、胜利油田胜大生态林场、山东省现代化试验苗圃、国家白蜡良种基地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创新方法的树木内虫道基本灌满药膏,钻心虫98%的已经死亡;使用传统电动喷雾器注射药液方法的树木内钻心虫的死亡率平均在70%左右,新方法灭虫效果显著。最终,这一作品突出重围,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2025多功能鞋”、“智能节水系统”……这些年,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创意概念、科技实践活动等层出不穷,经陈斌指导的学生获得省一等奖达十人以上、市一等奖达上百人、数人申请注册专利,还有的学生参与自招考大学时,因为在重要比赛中获奖而受益。

除此以外,陈斌还是市实验中学在校本课程中第一位实行走班制的老师。2011年,他为学生们开设了科技课程,在当时没有智能选课系统的情形下,协调1600名学生走班上课。科技类阅读、科技影片、科学实验,丰富有趣的课程让他主张的这一门课程总是爆满。在陈斌的带动下,学校“学思课堂”的教师资源逐渐增多,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的老师慢慢加入到科技创新的教学过程中来。

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陈斌并没有放松教学工作。“数学是很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学科,如何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陈斌的数学课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喜欢扩充数学知识,课堂上抛一段数学家的人文故事也不在话下。他专注目标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严格要求全体学生而又让学生做课堂主体。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陈斌有个总结———爱心成就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有一年陈斌不慎跟腱断裂,但为了给即将参加会考的学生们鼓劲,他拖着伤腿到教室鼓励学生,并在假期里义务给学生辅导;去年,他带着极大的责任感到垦利区董集镇中学支教,根据学生上课需求,改变上课方式,最终他所辅导的班级学生成绩从倒数第一跃为正数第一;担任2014级年级主任时,该年级考入市一中近900人,多项指标创实验中学历史记录。

校园里学,校园外看,边行边思,眼界拓宽。陈斌积极组织学生出去看比赛,到北京、上海甚至国外的科技馆参观获得灵感。如此大费周章地助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陈斌有他的理由:“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山寨\’他人永远是落后的,我想让学生们感到这件事情的必要性,并希望他们进行终生科技创新。播下科创的火种需要更多老师、更多学校以及社会的努力,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记者 刘冬辉)

新闻推荐

“工棚支部”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李明刘景艳苟敏报道本报东营讯烈日炎炎,在垦利区垦利胜兴商务中心项目工地上,工人们忙碌在钢筋与模板之间...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