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奏华章

东营日报 2018-07-23 20:44 大字

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来,胜坨镇立足于创建标准,着力夯基础、建机制、创特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坚定文化自信,铺开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业、以文兴业的文化胜坨创建之路。

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全面提标服务设施

“在这读书不仅可以跟同学分享学到的知识,而且离家近爸妈也放心。”在胜坨镇东王村农家书屋看书的王敏对笔者说。农家书屋便利让村里爱读书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学政策、学法规、学技能,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了该镇的“文化粮仓”。

该镇充分利用各村“农家书屋”优势,为农民搭建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平台。该镇每年列支1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形成了“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服务中心-村文化大院”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全镇建成农家书屋33个,修建历史文化展馆4处,打造了供电所悦读书社、汇东新能源悦读书社、德胜奶吧悦读书社。同时将东王社区、尚庄社区、苏刘等6处农家书屋纳入垦利区图书馆分馆建设,促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面提标。

深入基层传递“文化惠民”树立乡风文明

“一封家书落下相思泪,谁用绿色画下你的美,梦里我把月亮摘下送你做宝贝……”踏着欢快的节拍,迈着整齐的舞步,崔真在崔家社区广场上翩翩起舞。如今,该镇的大小广场、文化大院,各种各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随处可见,热闹非凡。

为深入基层传递“文化惠民”,该镇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享受。据统计,该镇新建、修建文化广场共45处,实现了各村、社区文化广场的全覆盖,新建乡村剧场7处。结合全区“村村唱戏村村舞、群众文化百千万”活动,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每年组织各类文体活动380余场,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次。

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着重全面保护

胜坨镇海北遗址出土的7件文物作为“丝路帆远———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的一部分亮相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吸引了众多目光。海北村的海北遗址,为研究垦利区的人居历史、地理变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加强镇域内文物遗产的发现、检查、管理、保护、监督工作,积极统筹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真正让文化遗产“用起来,活起来”,全面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挖掘民间文化传统艺术,建立健全了文物档案,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充分利用电视、展板等多种宣传形式,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培养群众的保护意识,切实做好镇域内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杨孟飞 刘若纯)

新闻推荐

垦利区生态用地保护面积占24.8%在全省乃至全国比例较高

本报讯7月16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垦利区结合当地实际,把“林地、湿地、草地”统筹为生态用地,加大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将省...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