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引领“美丽乡村”创建

大众日报 2018-05-18 03:44 大字

□记者李广寅

通讯员蔡文龙王娜报道

本报东营讯“以前村里留不住人才,也吸引不来合作伙伴。如今,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村容村貌的改观,大家都看到了七村的美好前景。”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升华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垦利街道下大力气抓紧抓实的重点。七村种植水稻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传统项目一直收效甚微。为把产业做大做强,该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导下,把握市场脉搏,瞄准社会需求,积极探索高效生态的种植新路子。

2013年5月,村里成立了“生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先后投资80余万元更新技术设备,申请注册了“入海口”大米商标,通过了有机认证、QS认证,并形成了物资、插秧、管理、收割、加工、销售“六统一”生产模式。而今,七村的“入海口”牌有机富硒大米成功进入泰山1532商贸公司平台销售,一公斤大米卖到了140多元。

产业的振兴,为七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奠定了基础。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契机,该村投资200余万元,下大力气完成了村里的湿地公园建设、道路改造、绿化提升、环卫整治及教育、文化、医疗等一系列软硬件提升工作,切实改变了村庄面貌和生态环境。村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越来越强,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越来越多,主动找七村合作的外地企业和机构纷至沓来。

2017年,垦利街道共有26个村参加“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通过道路硬化亮化、文化街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农村旱厕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天然气村村通工程、森林村居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成功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

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六产”,田园综合体建设无疑是一枚重要棋子。就是用这关键一子,垦利街道轻松激活了城乡接合部的整个棋局。位于垦利街道生态林场的美好时光青海小镇项目,占地1009亩,计划总投资3.2亿元,由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设计。在去年主体工程建成开园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1.5亿元建设“萌动王国”主题乐园。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扮靓街道的对外窗口,而且预计每年增收4000万元。

新闻推荐

精准发力推进拆违治乱

□本报记者李广寅本报通讯员王丹琪眼瞅着周边城乡环境日日见新,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东营市垦利经济开发...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