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文化之星”王晓峰: 活跃在乡村文化一线的火种

东营日报 2018-04-27 16:04 大字

垦利区“村村唱戏村村舞”群众文化“百千万”活动,自2011年开始,每年培训万余人次,下基层演出1000余场,该活动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项目类)并荣获集体二等功,在全国作为典型案例推广。而荣誉取得的背后,却离不开像王晓峰一样的群众文化领头人。

在垦利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11年中,王晓峰团结党员和群众,积极投身于演艺与群众文化事业,每年策划编排元宵节大型秧歌比赛、辅导全区广场文化活动、“红歌唱响黄河口”大合唱比赛、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各种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节庆活动。经她辅导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县、全市多次获奖,她也因此多次荣获县、市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为了搞好“村村唱戏村村舞”的辅导培训工作,身处工作一线的王晓峰,多少个夜晚穿梭在农村中,多少个烈日下不顾酷暑指导排练,多少个节假日仍留在村里加班加点。为了不耽误辅导进程,她甚至让公婆带着仅有6个月大的孩子从东城赶到垦利进行哺乳。由于孩子太小,每天这样来回奔波孩子无法适应,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给不足一岁的孩子断了奶。也正是有了像她一样兢兢业业的群众文化辅导员,让“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成为垦利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多年来,王晓峰一直把群众文化工作作为事业来经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本着这样的信念,每逢群众有空闲的时候,她就舍弃休息时间,深入到村子里为大家进行辅导。逢年过节,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外上学的学子都回家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起来。她就主动舍弃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把文化生活送到群众身边,把美好祝愿送进群众心里。

如今,王晓峰的儿子已经一岁多了,每当儿子因和妈妈分别哭闹时,她总会说:“明天,等明天妈妈就陪宝贝玩好吗?”这时7岁的女儿总会站在弟弟身边说,“别听妈妈的,她以前就老这样和我说,就知道明天、明天的。”听到女儿的话,她的心里有些酸酸的。尽管孩子会不理解,但她心里明白,越到节假日,越是需要他们这些群众文化辅导员。

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十几年如一日的基层工作,让王晓峰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她撰写的论文《浅谈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关于促进县域群众文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最高奖);撰写的小品《俺也要上台》、《俺想上村晚》和《村村唱戏村村舞》、《新楼台会》分别在山东省群文学会年度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她还曾获得全市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及各类优秀辅导教师等称号。

作为垦利区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者中的一员,王晓峰为群众文化生活倾注了热情和心血,让基层的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相信,正是有众多王晓峰们的付出,别具特色的群众文化生活会更值得我们期待!

(记者 李成)

新闻推荐

综合整治扮靓农村环境

□通讯员盖智广记者李广寅报道本报东营讯“村里的土旧房屋太多了,有的闲置了多年,不美观,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这次镇上出台政策太及时了,既解决了居住安全问题,还为农村环境实现进...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