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人生在三尺讲台闪光

东营日报 2020-11-27 16:45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静

引子

11月24日,东营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王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到了属于他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11月25日,他又站回到属于他的高三(35)班教室。

荣誉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教育事业更需要长期的坚守。

他始终记得初中即将毕业时,与几个同学从当时的油郭公社坐着翻斗拖拉机到广饶县城参加中考时的情景。道路两旁窜着生长的大树让他打心眼里喜欢,那时候,他心里就引燃了一簇火苗:如果能考上高中,报考大学时就选师范类或园林绿化类专业。

他觉得自己内敛沉稳的性格与这两个专业很“搭”。

心想事成。高考后他被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提前批录取,从此,他的生命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园林绿化则成为他埋藏在心底的绿油油的梦。

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何尝不是在“种树”?

培土、浇灌、剪枝、施肥……一棵棵小苗苗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长成参天之树,一排排、一行行,蓊蓊郁郁。“大树们”成为房梁、船板,成为桌椅、门窗,还成为筷子、牙签……他们是祖国巨轮上中坚的力量,他们是时代发展中跃动的音符……

教师是成就人的职业,倾情的付出也同时被成就。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被教学和教研填满,而他的人生因为爱这三尺讲坛而闪光……

荣光:由汗水串起 因躬耕闪耀

从高三年级教学楼的侧门走出来一位长相敦厚的中年男子,一脸的朴实让人无法与“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东营市劳动模范、东营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等荣誉称号或头衔划上等号。

坐定,从初涉教坛说起,话稠得插不进问话。

随他来到课堂,踏上讲台的那一刻,他的周身仿佛有了光。听他中气十足的声音,看他自然起落的双手,感觉到他似乎是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率领着一众“士兵”与知识共舞。

站在可实行多媒体教学的现代化教室里,初入职时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们钢板刻印复习资料、试卷时的情景,王村依然记忆犹新。从最初的钢板刻印,到老式机械英文打字机、电脑,直到如今实现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他见证了东营这座年轻城市教育教学的嬗变,也享受到桃李满园带来的荣耀。而这一切,都归于他的认真负责,耐心钻研。

对待教学,王村关注到每一个细节,并且有些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练习板书、练习打字,熟悉电脑、熟悉多媒体教学,他深知这些教学的基本功和具有时代气息的必备学具,作为教师的他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学生从夯实基础到拓宽新知的良好示范。面对教材中的难点,他既虚心向同事请教,又耐心查阅资料,深夜的灯光是忠诚的见证者,也是可信的陪伴者。

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教师水平的“试金石”,书写着付出与收获的丰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擂台赛优胜者、学校教学能手、十佳资深教师等荣誉在短时间内集中向王村走来,他也担任起英语教学组长的职责,带领着市一中高三英语教师团队向更高更远的方向攀爬。

2003年,他所教的班级曾以42人考入本科院校刷新学校纪录,而他却始终觉得最愧对这一届学生,因为那一年,他为了照顾胃癌晚期的母亲,周末总要挤出一天回老家尽孝,他觉得没有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学生们身上,“若是我全天候陪着他们备考,说不定会考得更好。”他总是这样想。可事实是,这个班是他从高二起接手的,班里的“调皮鬼”经常把原先的班主任气哭。可接手时间不长,同学们就被他工作上的尽心和家事上的孝心感动,开足马力全力备考,既为了自己的前程,更为了少让老师操心。“那一年,我们都拼上了。”同学们说。

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动,这是行动对行动的感召。

师道:沉醉教研乐创新 因材施教育良材

英语是语言的艺术,像其他语言一样,英语的习得也有规律可循。王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一致认为的难点,还要找出他们看不到的规律,给予他们解决困难的方法,才能学以致用,事半功倍。

1993至1995年,王村承担了学校“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他一边上课,一边认真研读教学理论,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改革实验。经过两年的努力,他总结出了“词汇分类教学法”“词汇快速记忆法”和“集中识词”等教学方法,为全校的英语词汇教学创出了路子。1996年3月,王村被确定为“张思中英语教学法”合格推广教师。在学习中,他进一步受到启发,对“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实验,实验成果得到了市教育部门认定,并且在全校英语教学中推广。

1998年,人教版英语新教材来到学生们的课堂,王村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辅导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说读写实验,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渐摸索出了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新的英语教学法,形成了东营市第一中学外语教学的新特色。电脑网络教学开始普及了,他及时开展网上英语学习,探索出了一条网络资源与课本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法。2004年底,针对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基础较差这一现实问题,王村提出了“英语学习主动性”的研究课题,经过学校论证通过,并在一年后的课题验收中,交上了优异答卷。

作为班主任,王村在班级工作中用心摸索出“爱、严、勤、细、恒”的班级管理原则,并持之以恒身体力行。班里制度的建立、日常的考核、学业的督促甚至是偶尔的批评,都是以爱和理解为前提,符合学生心理的建议、助力提升的指导。

2001届毕业生孙娜到现在仍然对高中三年时光记忆犹新,“那时候我成绩不错,也爱看小说,有时候会因为看小说与家长‘打游击’。”但她的爱好被王村老师知道后,竟得到了大力支持。“因为王老师觉得看小说对写作会有帮助,还能调节学习中的压力。”有了老师的支持,孙娜从高一到高二一直坚持阅读文学名著,而阅读也在无形中使她具有了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在高考中完胜。

多年的教师经历让王村对教研和教育有了简单却厚重的理解,他说,教研上要“钻”,教育中要“顺”。所谓“钻”,就是教师要有把板凳坐穿的韧劲,潜心教研;所谓“顺”,是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理解学生的行为,适时给予扶正与引导。“顺势而为,简单而有效。”这是王村的教育观,与他的行动一样,简单而有效。

倾情:育桃李香满园 做模范塑群英

每一个职业都有浪漫的因子,教师也不例外。作为教师的王村,种桃种李种春风,用一支支粉笔勾画着自己的师德师魂,勾勒着学生的前程似锦。

早6点到晚11点,是身为高三班主任的王村每天的在校时段,多年习惯成自然,他尊重生物钟的“牵引”。

从1989年担任班主任起,他在教学教研的同时还有了父母的“角色”,学生就是他的子弟,他们是互相“加持”的良师益友,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到知识的学习和自身修养,他时时放在心上。自己的孩子病了,他没时间陪床照料;学生病了,他问寒问暖买饭送药。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学业提升,他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经常深入细致地与学生交流思想,鼓励落后激发先进,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上,他更是细致入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30多年的教坛积淀,经他培养出的优秀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偶有联系,他依然用业有专、学致用的理念敦促学生,继续勉励他们在各行各业精业、敬业、专业。

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和东营市劳动模范,王村还注重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助力英语教研团队的梯队建设。他以勤恳踏实、既认真又随和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教师,使整个学校的英语教研组形成了扎实严谨、和谐向上的团体风气。他帮助年轻教师熟悉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写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耐心指导,按计划定时听课评课。经他指导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一批工作扎实业务娴熟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

教了一辈子书的王村说,在潜意识里,农村出身的他始终是一个农民,只不过他耕种的土地是校园,他伺弄的庄稼是学生。他甘愿守好讲台这一亩三分地,在耕耘中收获,听春风浩荡,看桃李满园。

新闻推荐

东营市有了军创企业队伍

记者王苗苗通讯员燕经全报道11月18日上午,广饶县军创企业家联盟揭牌仪式在广饶县嘉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广饶县...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