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晰:让“俺老头儿”不受罪
本报记者 刘冬辉
引子
“俺老头儿”,是刘晨晰对父亲的爱称。十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让他成为父亲最贴心的守护者,对至亲的关怀让他成为一座靠山,支撑起父亲的卧病余生———声声唤作“俺老头儿”,孝亲敬老感天地。
重阳忆至亲,相思分外浓。九九重阳节,聆听到刘晨晰十多年如一日照顾老人的故事,心生感佩和敬服。
10月25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东营市广饶县盐化工业集团总公司秋盐收获现场,记者见到正在查看盐质的公司副总经理刘晨晰。“盐粒大,结晶好,能满足客户需求。”常年做销售的他已经习惯心里装着客户,而他心里始终装着的还有他的一对双亲,尤其是他那曾卧病在床多年的老父亲。
“今年5月30号,俺老头儿去世了,卧床11年零7个月,这一走,突然很不适应……”言谈间,刘晨晰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久病有孝子
小时候,家中生活条件差,父亲学会开车每日早出晚归,以运输糖块贴补家用。1992年,父亲得了脑血栓突然倒下,当时的刘晨晰刚读完高中找工作,看到平日对他十分严格的父亲病倒,心里十分慌乱。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父亲康复较快。这期间,刘晨晰则应聘到集团工作,并经过两年的脱产学习,成为集团下属唐王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不曾想,积劳成疾的父亲又先后在2000年、2005年两次脑血栓,身体每况愈下。2008年,父亲再次中风,病情非常严重,颅内出现大面积栓塞,导致全身瘫痪,并失去语言能力,加之母亲体弱多病,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刘晨晰的肩上。
“2008年10月,老人住院,两边都栓住了,几度昏迷,医院已经给下了病危通知书。母亲几次想去准备后事,我都没让。最后通过积极治疗硬是把父亲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住院期间,刘晨晰始终守在父亲病床前,一个月下来瘦了十几斤。由于父亲不能正常进食,他专门买来豆浆机、电饭锅,在医院的特许下在病房里给父亲打豆浆、炖鱼汤等。出院后,为了方便照顾,父母来到刘晨晰家中居住。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一家人最难熬的时候。“我想睡会儿觉的时候他就哼哼,只能等他睡着再休息。老头儿脾气急,得了病心里不甘,老家人来看他,经常哭闹。”每逢此时,刘晨晰都会耐心地服侍、开导老人,让他接受现实。但刘晨晰对老人的病情也不死心,找了几个大夫给老人做针灸、按摩,买来辅助仪器和特效药给老人用,由于父亲大脑损伤严重,收效甚微。老人身体虚弱,刘晨晰就经常买来大骨头、乌鸡、鲫鱼等为父亲炖汤。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顾,父亲脸色逐渐红润起来,身上也见胖了。
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刘晨晰用调节床、枕头垫每半个小时调整一次父亲的睡姿。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刘晨晰买来专用的椅子,用于老人大小便以及平时起来坐坐。每天早上不到六点他就起来,给父亲穿好衣服,抱起来坐到椅子上,为老人按摩一下身体,减轻一下疲劳。老人有大便干燥的毛病,有时解不下来非常痛苦,他就用手指一点一点地往外抠,帮老人排便……就这样,一天24小时,刘晨晰除去工作以外,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照顾两位老人身上。通过他精心的照料,父亲的病情得到了稳定,而他自己却落下了腰疾。
百孝顺为先
有儿子在,老人很安静;儿子上楼时,老人不但能听出来,还会面露笑意向门口看;儿子有应酬实在推脱不了,总是先回到家中照顾一下老人再出门;儿子需要出差,尽量不在外边住宿,来回近1000公里的路一天赶到家中,为的是不让老人牵挂、为的是把老人照顾好……
殷殷情,细细数。多年的照顾,父子俩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老头儿说不了话,开始我又问又猜,后来他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他是要看电视还是要关灯。吃饭的时候,得在吸气的时候喂饭要不容易呛着;别人喂他吃流食最多吃一碗,我喂他能吃四碗。他要是不高兴了,我就跟他讲讲老家人的事情,说说自己工作上的成长。”
百孝顺为先。刘晨晰的父母长期生活在农村,他非常理解父母向往农家田园生活的心情,他借钱买了一个带院的楼房,尽量还原农村老家小院气息。父母搬进房子时非常兴奋,母亲说,“有住进了老家小院的感觉,喘气也感觉顺畅。”住的时间长了,邻里间走动多了,母亲有时会有意无意说起谁戴了什么很漂亮,谁穿了什么很好看等,刘晨晰都一一记在心里,设法给母亲买回来。母亲平常不舍得穿戴,只有在节日或者回老家时穿上戴上,有人夸赞的时候她都笑笑说:“这是我儿子给我买的。”
欣慰的是,这么多年卧床难起,老人浑身没生一点褥疮,精心护理的做法及经验得到了主治大夫的充分肯定和赞同。“在医院住了50多天,弥留之际,老头儿没遭几天罪,走了!”
亲情助儿行
从父亲最初生病到去世,20多年的时间也深深改变了刘晨晰。
“小时候很胆小,自从照顾老人后,可能是承压力强了,现在胆儿也大了,心态也很好。工作中遇到困难,同事们问我为啥不急,我觉得没啥可急的,放稳心态就好。”
工作中的刘晨晰,一以贯之的良好性格与心态让他取得事业上的成绩———
入行时,正值盐业低谷期,最困难的时候一年有七个月发不出工资来,当年100多人的应聘者中,很多人忍受不了这份艰苦,刘晨晰却始终干一行爱一行,坚持到现在。
做销售,他始终坚持三点原则:诚信经营、售后服务要跟上、保证盐的品质。譬如,签订的合同绝不因盐价变化而失约;有的企业急需用盐,只要他答应到的就一定会想方设法为客户配齐,最紧急的一次,硬是在9天的时间内调度40辆车拉运625趟为企业保障了25000吨原盐供应;为了确保盐的质量,他还提议在地磅站附近建设了化验室。
“没有唐王(公司)办不了的事儿”“能孝顺的人做事差不了”,刘晨晰的为人赢得了东营市多家盐化工企业的信任,他们放心地将全年的订单放在广饶盐化集团。2017年、2018年,在刘晨晰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原盐销售由之前的七八十万吨增长到110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值。
广饶县海丰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评价他说:“我认识他快30年了,工作出色、人缘好,人品没得说!”更多的认可纷至沓来,他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盐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2013年荣获广饶县第二届“十佳孝亲敬老楷模”2014年荣获第三届东营市“十佳敬老楷模”,他的家庭荣获“东营市五好文明家庭”,2015年荣获广饶滨海新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9年在省委组织部“发现榜样”活动中被评为“孝亲敬老”榜样。
今年4月份,刘晨晰被选举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9月份被选为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公司现在除了生产原盐、溴素,还生产食盐、多品种盐。盐业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年初完成了,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空间。我希望能立足本职,多为年轻人搭建平台,建设好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秋阳照射下,高高的盐垛闪烁着光芒。盐田旁侧,重阳节日,皎洁如许的孝亲故事已触达心田。
新闻推荐
入秋以来,天气逐渐转凉,但在广饶县大码头镇东河口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西葫...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