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美术馆”将来咱们家门口 70场展览汇聚市北第二文化馆,还将在社区陆续开展

半岛都市报 2019-11-22 01:02 大字

文/半岛记者曹现梅图/市北第二文化馆供图

到美术馆去看一场专业的展览,这是不少市民的第一选择。在咱市北,如果您是一名深度的文艺爱好者,那么,来市北第二文化馆的弘文艺术展厅看展,您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市北区唯一一家公益展厅,截止目前,已经有70余场展览在这里展出,涵盖书画、摄影、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弥补了市北区公益美术馆的缺失。为了方便居民观展,市北第二文化馆还将展览陆续送到各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微型美术馆”。

走,一起到第二文化馆看展吧

“公主楼、总督楼,这都是王超鲁老师的作品,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欣赏到。”11月份,在市北第二文化馆,一场王超鲁青岛百年建筑摄影作品展,让市民袁女士兴奋不已,“王老师拍摄的咱岛城建筑,那可是享有盛名。”

刚刚结束的王超鲁青岛百年建筑摄影作品展让不少建设爱好者在家门口过足了“眼瘾”;中国著名山水画家王敏写生采风原创作品展则让爱好书画的市民得以一窥大师眼中的壮美风光……自打2014年底展厅开展以来,70余场各种形式的展览让不少居民坦言,成了馆里的忠实“粉丝”。

“最开始,我们就想把馆里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让咱市北人能近距离地看场展览。”作为市北第二文化馆的馆长,戴宗迪回忆当时的初衷。“首场展览是‘多彩市北’岛城水彩名家邀请展,没想到,一下子吸引这么多观众参与。”初次试水换来的热情坚定了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一场展览接着一场展览,5年间,涵盖书画、摄影、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展览陆续走进弘文艺术展厅,弥补了市北区公益美术馆的缺失。

家门口有了社区“微型美术馆”

在弘文艺术展厅,每一场走进来的观展者都给戴宗迪和工作人员们带来更多的信心。当下,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如何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艺术?在忙碌的文化工作间隙,戴宗迪开始考虑家门口的“微型美术馆”。

“主要就是借助社区的现有资源,将展厅展览的作品在咱居民家门口展出。”在今年10月份,一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陆续走进了广饶路社区、大山社区等市北区的16个社区。

“根据社区的空间条件,首批选定了16个社区作为‘微型美术馆’的尝试。明年,争取每个街道都有覆盖。”戴宗迪透露,接下来,各社区的“微型美术馆”将陆续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展出。

老物件展唤起了观展者们的记忆。

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新闻推荐

这两名“95 后”真是好样的 好医生路遇车祸主动施救伤员

记者李玲报道近日,在广饶县陈官镇附近227省道,“95后”医生勇救遭遇车祸被困受伤小伙的暖心一幕。两位医...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