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党之恩

东营日报 2019-11-01 16:47 大字

□ 徐欣祥

我是一个和共和国同龄的农民。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我在这古稀之年却赶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看到了祖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过上了心满意足,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在举国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真是抑制不住心中地兴奋与激动,很想把我的心里话向大伙儿说道说道。

先不说俺庄户人家如今囤里粮满了,碗里有肉了,腰包有钱了,家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也不说乡亲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致力发家致富,铆着劲儿同奔小康的毅力和信心;更不说早先家家土坯房,户户睡土炕,路无三尺平,全村无直巷的贫穷面貌已是旧貌变新颜,单就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实施,这件惠及千家万户的事儿就让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俺村村大人口多,地盐碱,是全县最有名的贫水区。有史以来,种地不能浇,吃水贵如油的窘况严重制约和困扰着人们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祖祖辈辈常年累月的生活用水主要靠村边的“湾水”(即下雨从高处流进坑塘的积水)。因为是从四面八方流进坑塘里的积水,雨水积攒久了也是又咸又苦又发涩,难以下咽。

春天湾水消耗得快,等不到麦收,就连又脏又咸的水也没有了。人们只好在干涸的湾底挖出一个个的小井子,井子里渗出的水照样是又咸又苦涩,而且出水也慢,舀一担水也得用好长时间,等水的人多,还得挨号排队。

虽然夏秋两季雨水较多,但吃水还是照常难。大雨一来,满村的串街水都涌进了村边的塘湾里,水面飘浮着一层污物,这样的水一看就炸头皮,真没法往家中挑。真是雨水越大越缺水喝。所以一到雨天,家家把凡能盛水的家什都摆到屋檐下接水,叮叮当当响声一片,一看,犹似到了市场的旧货摊。因为那时都是用麦秸苫屋,屋檐下接的雨水呈黄褐色,但喝到嘴里要比湾水好得多。生活讲究一点的人家,下雨之后就到较远的庄稼地舀洼地积下的水,人们称“挑地水”。

生产队那时候,一到农忙季节,早饭和午饭都要往坡里送,送饭的人挑着一只箩筐和一只水桶,挨家逐户上门“取饭”,各人家把自己的干粮包好放到箩筐里,再往桶里舀上点热水,早饭很多人家都烙饼,来不及烧水,往往取完二三十人的饭,还凑不到半桶热水。活累出汗多,自然喝水多,人多水少,所以送饭的一到地里,人们争先恐后先喝水,没等人到齐,水已喝光了,有的人吃完饭也捞不着喝口热水。待渴得挺不住时,就四处找“地水”喝。不是庄户人不讲卫生,没办法,口渴得难受。天寒地冻的冬天,吃水更是犯愁。春天挖的土井子又小又浅,不是被雪覆盖的找不着,就是一冻一化让泥土淤得不长水,半天舀不满一桶水,人还冻得受不了。湾水越来越少,用水的反而更多。当天气晴好的时候,趁着晌午头儿,人们都抢着到湾里刮“沿水”(即冰面上化的那层水),其实还是湾里那些脏水结的冰,只是眼不见为净,自哄自罢了。

庄户人常说一句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孩子咋惯咋长”。由于祖祖辈辈常年累月过的是缺水的日子,无论大人孩子惜水如金,节约用水成为自然习惯。那时候,每家不论人口多少,都备有两个水瓮,一个盛“甜水”(好点的水),一个盛“懒水”(即湾水),洗洗涮涮用懒水,只有做汤和面用甜水。锅台上都有一个泔水盆,刷锅洗碗用了的水盛到泔水盆中,沉淀之后下次再用。直到泔水糨了不能用还舍不得倒掉,得用来喂鸡狗鹅鸭,喂猪或大牲畜。衣服几十天不洗,整年洗不上一次澡的情况是常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俺这穷乡僻壤的庄户人也有了“奔头儿”,不但很快解决了温饱,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肚子吃饱了,手头儿宽裕了,尽快解决吃水难成了乡亲们的迫切愿望。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连着几年打了几个机井,但终因地理条件,配套设施等诸多原因,供水时有时无,没用几年机井即已报废。最终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发扬光大。作风转变,真抓实干,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实施,就是为咱庄户人家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实事。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实现了乡亲们多年的夙愿。就连做梦也没想到咱庄户人家还能像城里人一样,不用出门,开关一拧,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进家来。乡亲们那喜庆劲儿啊,恨不得趴到水龙头上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顿。有了自来水,乡亲们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庄稼,腰杆也直了,浑身有了精神头儿。凑一块聊个天,喝个茶,滋味就是不一样,真是味道好极啦!

俺也学学村里原来的“顺口来”说几句“顺口溜”,表表俺的心意:水贫民困数百年,祖辈夙愿今实现。庄户用上自来水,开天辟地难寻见。不忘初心得民心,牢记使命赢众赞。吃水不忘谢党恩,铁心跟党永向前。

作者简介:徐欣祥,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央一村人,已进入古稀之年。小学文化,从小热爱阅读及写作。

新闻推荐

广饶县小农场打起现代农业“大算盘”

广饶讯这两天,广饶县广饶街道丽平果蔬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何丽平正忙着给草莓大棚添加“外衣”准备过冬。“目前草莓正值开花...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