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湘:“宣言”之光照亮奋斗征程

东营日报 2019-09-17 22:26 大字

来到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党支部旧址,81岁的老人刘奎湘有些动容。于他而言,这里是红色刘集的象征,也是他的老宅。

就是在这里,90多年前,刘奎湘的爷爷、刘集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刘良才和早期共产党员用生命保存、传播了那本印有“大胡子”头像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在这里萌芽、落地、生根。多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份真挚朴素的信念,始终薪火相传。诚如刘奎湘所说:“那些爷爷给予我的,我也将给予我的后辈们。”

在刘奎湘的记忆里,童年时代的他最常做的事儿就是坐在炕头上,听奶奶讲爷爷刘良才的故事。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共产党宣言》有关的故事。“奶奶说,爷爷是在1925年由广饶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刘子久发展入党的,也正是在那一年,《共产党宣言》被带到了刘集。从此,‘生为《共产党宣言》生,死也为它死’成为了爷爷的信条。”刘奎湘回忆说,“爷爷带领着村里的党员群众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本书,开办农民夜校讲习班,‘大胡子’的思想很快就在刘集村扎下了根。”

在《共产党宣言》的启蒙下,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点亮了人们心中的信仰,并推动着他们在战争年代为了保家卫国前仆后继。据介绍,在抗日战争中,刘集村党员群众积极抗日救民;解放战争中,仅有百户人家的刘集村有烈士27名,参军参干人员达192人……说起这些,想起这些,刘奎湘眼前好像又浮现出爷爷与无数革命先辈学习传播先进思想、英勇奋斗的身影,不禁红了眼眶。

刘奎湘小时候,家里来来往往的都是革命工作者,耳濡目染,直到现在他对革命工作的每个细节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出门都靠走,“他们这些革命工作者临行前都把干粮揣在胸口,靠身上的热乎气暖着干粮,饿了就拿出来吃两口。你再看现在,出门都有车,村里的党员都是在有空调有电脑的会议室里开会举行活动,那时候谁敢这么想啊。”刘奎湘感慨地说。

让刘奎湘感慨的不止这些。多年来,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刘集红色旅游区发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了国家4A级景区。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刘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1000多元增长到2018年的21000多元。每到“七一”、国庆等重要的节日,都有大量的党员、干部、学生团体等来到这里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我和我老伴儿养着鱼、种着花,孩子们也孝顺,这生活真是舒坦啊。”刘奎湘满足地说。

红色血液在这里汩汩流淌,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从一本《共产党宣言》的星星之火开始,这里沿着红色印记一路走来。新的时代,那盏曾点亮了革命者理想信念的宣言之灯,还将继续照亮新的征程!

(记者 吴文召 见习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李汉章 郭青青)

新闻推荐

广饶县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广饶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势在必行。为...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