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资源综合利用催生绿色产业 变废为宝串起循环经济链

大众日报 2019-09-05 11:27 大字

□记者贾瑞君李明

通讯员谭芳报道

本报广饶讯位于广饶县大王镇的山东铭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塑料再生废料回收利用、橡塑技术研发推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小微企业。“我们将废弃塑料回收以后,通过分选、破碎清洗,以及挤出倒粒,打浆还原成聚丙烯、聚乙烯再生颗粒,然后销售给生产塑料制品、包装制品的企业,再把它制作成产品。”9月2日,山东铭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居胜介绍,公司把原来的老旧设备全部淘汰,新上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环保要求高的新设备,这些新设备比原来的老旧设备节能三分之一以上,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废弃塑料降解难,对环境危害极大。但是作为可再生资源,废弃塑料已成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饶县,农业上的废旧大棚薄膜、地膜以及工厂的各种原材料废旧包装物都是塑料颗粒再生的生产原材料,通过加工还原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传统的塑料再生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而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烟气和废水,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山东铭浩橡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升级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传统难题,降低了生产能耗,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处理以及烟气的达标排放,公司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真正让废弃塑料“变废为宝”。

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广饶县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在增长产业链条和减少低端产品产出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三废”资源化。

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通过强化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三高一资”等行业关停并转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向“绿色”转型。在项目引进时,充分考虑整个循环链的需要,优先发展绿色环保类产业项目,并设置“绿色门槛”,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及无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循环经济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广饶县循环型农业开展得有声有色。以绿色生态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大棚蔬菜秸秆就地还田技术,走出一条现代化高效绿色循环农业新路子。

眼下又到了大棚蔬菜拔园换茬期,在广饶县后稷家庭农场的茄子大棚里,一台蔬菜切碎机正在轰鸣作业,茄子秸秆被旋入机器,粉碎成屑耕入土地。大约20分钟时间,60米长的大棚秸秆还田完成。

“我们每个棚需要用蔬菜切碎机将秸秆切两遍,切完以后撒上鸡粪,腐熟两个月,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而且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为绿色蔬菜的种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后稷家庭农场农场主韩军说,在过去,菜农费时费力地将蔬菜秸秆清理出来,运到垃圾清运点,甚至直接堆放到路边,既污染环境,还会妨碍交通。现在经过蔬菜切碎机将秸秆就地还田之后,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产量,每个大棚种植的圆茄能增产500斤以上。

在后稷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周边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用上了秸秆粉碎还田机,大棚还田面积达到了2500亩,特别是圆茄、西红柿大棚基本达到了全覆盖,蔬菜增产10%左右。众多农户采用这种方法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土地肥力,真正享受到“绿色循环农业”带来的实惠。

农业生产中秸秆的处理也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今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广饶县因地制宜引导企业把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利用,将秸秆“变废为宝”。

同时,该县还因地制宜推广了“畜沼果”“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喷滴灌技术,全县节水灌溉措施得到普遍应用;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了节水节能节肥节药一体化节能增效的目的;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农药用量大幅减少……一系列技术和措施的推广应用,使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渐渐步入佳境。

新闻推荐

广饶县 关爱残疾人 网格在行动

广饶讯为扎实做好2019年度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广饶县结合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残疾人基础信...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