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脚步
经过9天的骑行,8月15日,骑行队伍顺利到达了小清河的入海口。搭车不顺只是整个行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期间钟心还遇到几次道路塌方。沿着小清河科考骑行
师生队跋涉320公里
十年前梦想终于实现了
11岁小学生穿行川藏
26天行程3500公里
下一个梦想是挑战珠峰
编者按
暑期进入收尾阶段,孩子们收心之余,免不了打听一下,别人的暑假是怎么过来的:是不停地穿梭于各个辅导班,还是去热门景点打了个卡?是出去参加了游学夏令营,还是在家玩手机打发时间?虽然大家多数都没闲着,但我们还是发现了一种另类度假方式,叫做“走向远方”。是的,就是走路,而且是边走边看、边学习、边感受……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人。通过这种行走或骑行,锻炼了体魄和意志,挑战了自我,体验到不一样的“公路社交”。这个暑假,你有没有走走路?希望借此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沿小清河320公里科考骑行
师生20人从源头骑到入海口
每10公里取一次水样检测
9天时间骑行320公里,最终到达小清河入海口。济南回民中学校长杨长寨利用暑假组织了这次“科考”骑行,这是一支20人的队伍,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组成,他们从小清河的源头骑到入海口,并对小清河的水质进行检测。这一想法早在十年前就在杨长寨的心里“发芽”,如今总算实现了这个梦想。记者施娟
小雨中一起出发
8月7日上午,济南下着淅沥小雨。在济南回民中学的操场上,一支骑行队伍有序排列着,整装待发。队伍前,杨长寨在“喊话”。55岁的杨长寨是济南回民中学校长,这一次他带队骑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要沿着小清河骑行,从小清河的源头骑到入海口,途中他们还将对小清河的水质进行检测。
这支队伍由20人组成,其中10人是老师,10人是学生。宋志桐是准高三的学生,这次经过层层选拔后他也成为了骑行队伍中的一员,在出发前一周,他和其他成员天天在操场上做骑行练习。“算是提前热身,熟练下技巧,另外就是学习简单的自行车修理方法”。
10名学生中有4名女生。“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参加。”学生王慧敏说。相应地,为了方便照顾女生,学校特意在教师组中安排了3名女教师。刘迎旭是3位女老师之一,当天一大早丈夫专程把她送到学校。“他们觉得这件事儿很有意义,非常支持我。”刘迎旭说。
“第一天我们从学校出发到了小清河的源头睦里庄,这里仅有一条小溪,但是水清澈见底。”学校政教处主任兼团委书记万胜国说。
十年的梦想
“这个存放在我脑海中10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真的很激动。虽然下着雨,我们不会因为这点风雨就停止。”杨长寨说,早在10年前他就萌生了这个想法。“装备到位,路线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现在有了“经济基础”,杨长寨很快就组织起来。
在济南教育界,提起杨长寨,很多人都说“就是那个十几年前就开始搞环境教育的老杨”。自2002年至今,杨长寨一直把开展环境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致力于在高中学校开展和推广绿色教育。杨长寨曾经连续两年入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今年6月5日,还获得“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荣誉。
此前,杨长寨在网上也看过老师带学生骑行的故事,这一次他成了主角,不过他认为与前者有所不同,“我们不单是骑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出于保护环境的初衷,骑行途中他们还检测小清河的水质。“此次骑行不是单纯的体能锻炼,而是一次对小清河的科考活动。”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角色分工。
他们带着仪器,从小清河源头开始,每10公里处取一次水样,到了宽阔稳定水域,大家还用皮筏艇去河中心取水。晚上住下来后,大家还要开会,对取回来的水样进行检测,并写总结。
小插曲也很美
“路上正好赶上台风下雨,我们改道走乡道、县道。”杨长寨说。还有人感叹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刮风下雨,他们也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成片的玉米、高粱、棉花,还有黄豆。骑行队伍中的学生大多在城里长大,很少见到长在地里的农作物,有的分不清玉米和高粱,还有的甚至惊呼,“原来黄豆是长在地上的。”“不然呢,你以为长在树上吗。”这一对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的哈哈大笑。一路上大家唱起了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歌声在风中飘荡。
路上虽有美景,但是也有不少“苦难”。除了天气的变化无常,最多的便是自行车扎胎。万胜国告诉记者,有一次,队伍中很多辆车被扎胎,只有一辆车“幸免于难”。扎胎严重的时候,整个队伍无法前行。
有一次他们到了广饶,队伍中有三辆自行车扎胎,两辆链条松动,急需修理。经过寻找,他们在路边看到了一家门店,门店上写着修理电瓶车。但是这家店不提供修理自行车服务。杨长寨说,老板人很好,得知我们的情况后,答应如果实在找不着修车铺,可以帮我们补胎,但是链条他处理不了。后来,我们找到一家修车铺,修好了车。“当时下着雨,修车师傅已经60多岁了,他家离店里也挺远,但是还是从家里过来给我们修车了。”万胜国说,他们很感谢修车的老人。
回来后还很兴奋
从济南,到寿光,再到广饶,经过9天的骑行,8月15日,他们顺利到达了小清河的入海口。“晚八点左右入住羊口镇,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小镇,羊口镇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小清河入海口处,被誉为‘莱州湾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八十年代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盐碱荒地和芦苇荡,地多人少,十几里路见不到一个村庄,属穷乡僻壤。如今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在骑行日志中,万胜国这样写道。
当天下午,大家便返程。好几位学生的家长已经在学校等着了,几天未见,他们迫不及待想见到孩子。一到学校,这些家长便把孩子接回了家。在学生看来,这比在课堂上学的东西更为有意思,实践和操作性更强,他们看到了很多此前没有见过的东西。“马上就要上高三了,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但是这段经历很珍贵。”王慧敏说。
“收获很大,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场景,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朱家纬笑着说,他卷起上衣袖子,胳膊上露出一条界限分明的印痕,“晒黑了,以前很白。”还有学生说,“我到现在都很兴奋,我觉得很有意义,收获了很多东西。”
杨长寨说,回到济南后,骑行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取水检测并没有完成,他们还要对水质的检测形成报告,并且上报到相应的部门。
11岁小学生穿行川藏
26天行程3500公里
经历高反、道路塌方等始终没有放弃
暑假,当很多孩子每天在各种辅导班忙碌穿梭时,济南市经纬小学11岁学生钟心和小伙伴一起,从成都到西藏,再到珠峰脚下,行程26天,全程3500多公里,经历了高原反应、道路塌方、搭不到车等诸多情况,最终用脚步丈量了川藏地区,成为假期生活的一抹亮色。记者张雯雯
最多一天要赶路400公里
这个暑假,当很多孩子每天在各种辅导班忙碌穿梭时,济南市经纬小学五年级学生钟心背起行囊,开启了他的川藏之旅。“孩子平时喜欢运动,尤其喜欢跑步和游泳,去年去内蒙古挑战了11天徒步穿越库布齐沙漠,今年看到有穿行川藏的夏令营,就给他报名了,想让他锻炼一下。”钟心的妈妈孔维娟说。
7月18日,钟心和小伙伴在团队老师的带领下,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成都,简单休整后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川藏之旅。“每个老师会跟一个学生,大家要自己背着行李,基本每个背包都20多斤重,每天要装4-6斤水,还要带面包、饼干等补给,那里早晚温差大,早晚穿羽绒服,中午穿短袖,所有的衣服也要背着。”钟心说。因为每天都有新目的地,只有到达目的地才有民宿或者旅馆住宿,所以大家就要一直走。“刚开始几天比较兴奋,每天走十几公里也不觉得累,但越往后越觉得累,肩膀背着行李被压得很疼,有的同学腿肿了,有的脚磨破了。”
钟心告诉记者,他们这26天行程,全程共有3500多公里,经过多少个地方已经数不清了,但每天最短也要徒步15-20公里,最长的一次,加上搭车,走了400公里。
有几次险些就要睡路边了
每天见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钟心的这趟川藏之旅,每一个环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起难忘的经历,各种突发情况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每天早上,大家都会领到当天的行程要求,有时候允许搭车,有时候不允许,而且就算能搭车,因为人烟稀少,也经常会有等很久搭不到车的时候。“第一次我们等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一辆车,为了不耽误时间,只能边走边看。有时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车,人家不顺路,也没法搭。”钟心说。如果搭不到车,就要一直走,有好几次天都快黑了,险些就要在路边睡帐篷了,感觉很绝望,幸好有车经过,才让他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一路上,我们坐过三轮车、拖拉机、卡车、警车,也坐过宝马、奥迪等轿车,我还有一个小伙伴搭过坦克,每天大家会分享自己当天的行程经历,那时候再累也不觉得了。”钟心说。
搭车不顺只是整个行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期间,钟心还遇到几次道路塌方。“我们在汶川马尔康时,刚搭上车就遇到山体滑坡,整个路都没法走了,堵了两个多小时,等救援工程车把路通开才过去。”中午饿了就在路边随便吃点饼干、面包,有时水不够了,沿途又没有卖水的,就只能渴着。
他是唯一全程走下来的孩子
如果说搭不到车、不能按时吃饭、道路塌方等都是外在突发因素,那高原反应则是对个人身体素质的最大挑战。从四川到西藏,一路上,别看钟心身材瘦小,但身体素质好,没有出现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本以为这种状态能一直保持到徒步结束,没想到,在徒步穿行全球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时,钟心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雀儿山隧道全长12公里,海拔4300多米,开车通过只需要5-10分钟,但步行却要三四个小时。每往里行进1公里,氧气含量就会下降10%。”孔维娟对记者说。
“我从一进隧道就觉得头疼,很严重,但我不想放弃,就一直咬牙坚持,放慢脚步,每走一公里就停下来休息一下,走完全程用了三个半小时。”钟心说。不过,他并没有把身体不适的情况告诉老师,而是等回到济南跟妈妈闲聊时透露的。“我不想让老师和父母担心,我能坚持就坚持,很多小伙伴中途都放弃上车了,只有我一个人是全程走下来的。”钟心对记者说。当初给孩子报这个夏令营,全家人都反对,主要考虑有安全隐患,但母亲孔维娟坚持想让儿子出去锻炼一下。“这样的成长经历是书本和父母都给予不了的,他只有自己经历才能更好的成长。”
征服珠峰是他的远大梦想
8月13日,历经26天的磨练,钟心终于回到了阔别20多天的家乡济南。按照夏令营要求,孩子全程不允许带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老师会每天跟拍记录孩子的情况,并把图片和视频发在群里让家长看。
“我这些天就一直抱着手机,儿子的每一张照片我都放大了仔细看,他是从哪天开始变黑的,哪天表情有些疲惫,我都会很仔细地观察。”孔维娟说到这些的时候充满了感慨。
这期间,看着儿子点滴的变化,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回来后,儿子正在忙着上辅导班和考级,他的成长可能不会猛然凸显出来,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成长,以后如果再有机会,我还想让他再去锻炼。”正如孔维娟所说,经历了26天的川藏徒步,钟心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感恩。“我感恩父母给了我这次锻炼机会,感恩老师一路照顾陪伴,更要感恩沿途那些陌生的好心人,他们让我搭车,给我送水和吃的,还给我加油,让我感到很温暖。”钟心说。
提到未来,钟心说他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就是再过几年,一定要尝试攀登梦想中的珠峰。“这次只是到了珠峰脚下,就已经被珠峰的雄伟壮观所震撼了,今后我要坚持锻炼,争取早日去挑战珠峰。”
新闻推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顺利扛过这次天灾全靠大家的帮助。现在,我信心满满,一定会搞好重建,尽快投入生产。”一场台风让...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