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不老 《烟台老街故事》序
尹浩洋
烟台真正的老街道其实诞生得很晚:有史可查的是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烟台有了第一条街道:所城南北大街。清乾隆十五年(1750)始建的北大街,逐渐成为了烟台当年最热闹的一条街道。
如果据此说烟台的街道历史短,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三次东巡的时候,烟台已经有了“国家级”的驿道、直道、官道,有的现在仍发挥着作用。千百年来,烟台的街道发生过很多故事,有些已经湮没了,有些则通过野史或民间传说,得以流传。单单就烟台的街道名称,就可以看出很多历史的痕迹:
烟台最早的街道出现在所城里,很多街名因此打上了军事烙印:仓余街,是兵营粮仓所在地;所城里大街包含早期的高家胡同,因为最早在这条街道建房居住的就是高姓的第一任千户。
顺治朝以后,烟台的商业更加繁荣,给街道的命名也留下了痕迹。南洪街建成于清咸丰末年(1860年前后),因为街内厂坊、商号、服务业已发展到百余家,此地又处于北大街之南,便取“南部鸿大”之意定名为南鸿大街,直到1973年才改为现名。
很多同行愿意聚集在一起操业,于是很多街道便直接“以市带名”:鱼市街、菜市街、草市街、面市街、地瓜市街、老鸡鸭市街、估衣街等等不一而足。
有些街道名字,源自谐音改名。多福巷原名是豆腐房街,索子胡同本是打铁勺子的人家居多,烟台人读“勺子”就是“索子”,名字也就谐音为“祈求多子”了。宴芳南街、中街、北街,当初的名字是染坊街的头道、二道、三道,烟台人读“染”如“衍”,后取谐音改名。
也有些商家直接用自己的字号为街道命名。1880年建成的双兴胡同,是因胡同内有双兴居黄酒馆;同期建成的华丰街,则是由于街内有华丰纩丝坊。1892年始建的解放路,最早是张裕公司投资将东河加盖而成,故名张裕路,后谐音为璋玉路。现在市府街东口处原东河两岸的街道,起初名为东河崖、西河崖,1942年日本人督工此段河床加盖后,以督工日佐的名字命名为新乡路,1945年和1948年我军都是沿此路解放烟台,终改此路为解放路。
当年的一些新生事物也给烟台市区街道的命名打下了烙印:清同治和光绪年间建成的烟台山东、西两路,最早的名字是东、西领事路,此路两边全是英、日、美等国的领事馆和教会教堂。历新路原来是英国牧师马礼逊在此居住,起名马礼逊路,后来英、美、德等在此街上广设信局、洋行,更名为履信路,“文革”中才改为现名。瑞成巷得名是因为1860年前后建成时,巷内有瑞成报关行。烟台市第二中学所在的焕新路始建于1897年,1920年因为美国长老会在此所办的会文学校,与国人李伯轩等创办的实益学馆合并为益文南校,一度曾经改名为益文路。
烟台开埠后,有些街道的命名便留下了外来人创业的痕迹:广东街、福山路是广东人、福山人集中的街道。西盛街是“西府兴盛”的意思,烟台人把临沂、日照、潍坊等地的人称为“西府人”。它附近的西盛八巷,原来叫广饶巷,自然是广饶人在此居住者多了。掖平街最早是以街内设立竹竿子集市而被命名为竿子街的,后来掖县(今莱州)、平度两县人在此成立了掖平同乡会,后来改名为掖平会馆街,1966年才改为掖平街……
这些故事,是烟台的城市文化承载,是烟台的民风民俗缩写,是烟台的城市风貌写照。了解烟台历史的人,听到这些故事可能会会心一笑;知道烟台习俗的人,看到这些故事可能会恍然大悟;热爱家乡的烟台人,知道这些故事可能会倍感亲切;而烟台的年轻人,则可以通过这些故事不断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感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有内涵有故事的老街永远不会老:它的“老”反而是一种资格一种骄傲,一种能推动城市创新、推动文化绵延的“时尚崭新”。
于是有了《烟台老街故事》这本书的创作。希望读者看完这本书后,会更加喜欢这座城市。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