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让我有种踏实的感觉”

东营日报 2019-03-29 11:13 大字

记者 牛盼盼 报道

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孝敬老人……这是周围人对王月宝的评价。王月宝是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在工作上,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执教各级优质课多次获奖,曾参与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在生活中,她是公认的好妻子、好儿媳……说起这些,王月宝觉得没什么,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在节假日和空余时间,她把自己默默地献给了她热爱的公益事业。凡认识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

与公益事业结缘,开始播撒爱的种子

当记者问道,最开始做公益的初衷是什么,怎样走上这条道路时,王月宝感慨万千。

她告诉记者,最初参加公益活动是和同事一起去的。那是2015年的寒假,同事相约她一起去敬老院帮老人包水饺。王月宝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同事欣然前往,她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近孤寡老人。看到我们来了,还带着孩子,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珍藏的水果和零食给孩子往口袋里塞。老人们饱含温情的眼睛不离孩子左右,想拉我们的手又迟迟不把手伸出来,那种矛盾的心情我深深记在心里。”王月宝告诉记者,当她主动过去拉起老人的手,把孩子的手也放在老人手里的时候,老人竟然颤抖了,哽咽了。从那一刻起,有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她的心底开始发芽,她觉得这些老人需要自己。

从那次活动后,王月宝便和公益活动结下了深深的缘。她加入了广饶阳光义工协会、广饶善行公益联谊会和乐安志愿者等多个公益活动组织,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王月宝正是这么一个把帮助别人当做快乐,传递爱心不谈享受的热心公益的志愿者。2015年,在阳光义工协会的一次活动中,王月宝结识了房大娘。房大娘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多年,王月宝只要节假日或周末有时间,就带上孩子一起,去陪老人聊聊天、打扫打扫卫生、洗衣服、帮老人剪指甲……她不怕脏不怕累,喜欢和这些老人们待在一起。王月宝告诉记者,去敬老院做义工时间长了,这些老人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觉得看到他们尤为亲切。一段时间不见,心里就会挂念。

2017年6月,一次为贫困孩子实现微心愿的活动中,王月宝认识了父母双亡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刘晓军(化名)。王月宝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当时只有8岁,却承担着不该是这个年纪该有的压力与困难。让人最为心疼的是这个孩子特别懂事,征集微心愿时问他有什么心愿,他只小声地说想要一个书包。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王月宝给他买了新书包,还带了一套书籍送给了他。当微笑绽放在孩子脸上时,也绽放在了她的心里。

之后,王月宝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在他感到孤独无助时,给他做心理疏导;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送上温暖与关爱。

说到这里,王月宝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做公益的时间不长,但是这几年的时间自己在公益道路上收获了许多感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了许多。

道远且长,会一直走下去

在王月宝的带动下,儿子、丈夫还有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跟着她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去敬老院做义工、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去失独家庭陪伴孩子……“比起很多事情,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是我特别有成就感的事。”王月宝说,“能够通过自己并带动身边的人去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对于大家的称赞,她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共党员,一名人民教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一份力,仅此而已!”

王月宝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普遍缺少的是关爱他人的情感。带着孩子一起做公益活动,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的熏陶。让他们学会担当,学会关爱他人,也是她始终坚持在公益道路上走下去的动力。每次去做公益活动,只要条件允许,她都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的孩子,她希望孩子们从小在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能够做一个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王月宝说:“不论是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还是用自己现有的能力资助贫困孩子;不管是去社区清理环境卫生,还是走访慰问山区贫困户,每一次做公益活动都让我有种踏实的感觉。”她的这种踏实,让她在公益这条路上一直坚持本心,越走越远。

新闻推荐

广饶县李鹊镇张庄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颜素芹贾延凤报道为了强化幼儿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月22日,张庄幼儿园开展了...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