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造纸厂到全球领先

东营日报 2019-01-02 16:01 大字

1976年,华泰集团前身———广饶县大王造纸厂成立,当时只是一个有56万元资产、35名员工的小造纸厂。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华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一分钟可以生产3.8吨新闻纸,全球第一。

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华泰集团走过的每一步,集团“掌舵人”李建华都如数家珍。

刚接任厂子时,李建华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厂子设备陈旧、品种单一,年生产能力不足1500吨,没有技术优势、没有资金,任何一个小小的风浪都有可能将这样一个小厂掀翻、吞没。”他回忆说,出去开会会被人看不起,在原料供应、市场销售上处处受到排挤。“落后就要挨打,搞企业也是一样。”

是像其他企业一样坐以待毙,还是奋发图强,自谋出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这时的李建华了解到邻县有两个造纸厂被迫下马,有两台闲置的纸机想卖掉。在认真分析市场后,李建华力排众议,大胆决策买进这两台纸机。两台纸机的投产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一下子扩大了5倍,创出了“小造纸也能产出高效益”的奇迹,实现了华泰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1989年,造纸行业出现市场疲软,许多企业都在等待观望。面对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华泰人没有等靠,而是革新自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资650万元,增上新的纸机、锅炉和变电站。650万元,对于当时的造纸厂和半工半农的工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谈何容易?关键时刻,李建华带领班子大胆决策,动员全厂干部职工以风险抵押金的形式筹集资金。不到20天的时间,他们就筹集到了300多万元。筹到资金后,李建华顶着压力,带领职工克服重重困难,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全省造纸行业安装史上的新纪录。新项目的上马,带来的是企业的快速发展,到1990年底,在全国大部分造纸企业尚在整顿徘徊的时候,华泰却悄然跃起,一发而不可收了。一个年产不足千吨的小造纸厂,一跃成为年产能达13000吨的中型造纸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造纸行业中均已名列前茅,人均利税更是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企业发展不能满足于一时成绩,要不断做大做强。越是发展得顺风顺水,就越不能停滞不前。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入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大量质优价廉“洋纸”的入侵,给中国造纸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中国准备加入WTO推出的有利政策,借助公司股票上市筹得的宝贵发展资金,华泰集团迅速走出国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2000年初,华泰签约德国汉德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年产16万吨高级彩印新闻纸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同类纸机中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项目,这一条造纸生产线相当于华泰发展20多年的产能总和。”李建华说。

此后,华泰投资100多亿元,以每年增上一条国际最先进新闻纸生产线的速度,专心致志做强做大新闻纸产业,到“十一五”末期,年产能达到200万吨,登上全球新闻纸企业龙头地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机关报社都用上了华泰纸。此时,华泰新闻纸不仅完全取代进口,而且吨纸价格由8000元下降至4000多元,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高档新闻纸的垄断局面,完全掌握了新闻纸的市场话语权。

从一台落后二手设备起步到成为全球领先的造纸龙头基地,华泰集团42年的发展历程几乎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未来,华泰集团将永葆初心,努力前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努力创造下一个辉煌。

(记者 李怀苹)

新闻推荐

精心帮扶打造东河口“清源”品牌 市司法局驻广饶县大码头镇东河口村帮扶工作纪实

“清源”一词出自《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原指清理本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而在市司法局帮扶村——...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