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助力产业振兴
□本报记者李明
本报通讯员李文华
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中共刘集党支部旧址。
村子两边墙壁上描画的党旗、党章、红色标语,街头的革命故事群雕,还有村民们那朴实无华的热情和民风……依稀在传递着属于那个时代的一些东西。
刘集后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刘集后人对党有着特殊的感情。1925年春,这里建立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这个在当时被周边百姓称为“小莫斯科”的地方引领了当时鲁北地区的革命大潮,成为临淄、寿光、益都(现青州)、广饶等地区的革命中心,全村前前后后共涌现出28名革命烈士。
2005年,村里投资230万元,建设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刘集党支部旧址,旧址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及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2009年,广饶县和大王镇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全面展现《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问世、传播、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
如今,这个昔日的革命“小莫斯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员教育基地”,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前来参观、学习。
“红色文化是先辈们用鲜血为全村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我们不能丢了。”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说,当地还布设了红色文化长廊、沿街革命故事群雕、红色教育大课堂等。村里挖设参观地道80米,增设齐笔工艺馆、枣木杠子乱弹演艺厅等。截至目前,纪念馆共接待游客约1500批20万人次。
红色旅游的开发扩大了刘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标准、高质量的“红色刘集”品牌正逐渐形成。现在村里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影视基地。《那时星光》《大火种》《宣言》等影视作品先后在此取景并以当地革命故事为主线拍摄。
除“红色文化”外,刘集后村的旅游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起来。2010年,村里引进了山东省最大的盆花生产基地——东方花卉刘集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在刘集后村的落户,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改变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模式,“绿色”文化正在这里悄然兴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花官镇草南村的一名产妇把孩子生在厕所了,需要你们随急救车出诊前去处理!”6月18日上午10时30分,广饶县中医院妇产...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