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飘香幸福来 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何继强 通讯员 胡浩

定西日报 2021-05-16 07:34 大字

时下,走进漳县石川镇三条沟村,山坡上白色、黑色的地膜格外醒目,村民们正在栽植当归苗,乡村小调在山中回荡,绿色药材使群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近年来,漳县依托资源禀赋,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规模、引龙头、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将优质的中药材“配制”出农民致富的良方,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漳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扶持农民走产业化的路子,实行“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80多个。全县形成了以当归为主的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以党参、黄芪、红芪为主的浅山区,以柴胡为主的二阴山区。优化种植结构、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农技专家指导、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组织技术培训,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其中标准化种植15万多亩,示范基地1万亩,种植示范基地8个1.2万亩。种子种苗产业发展迅速,育苗面积达1.65万亩,其中当归育苗9800亩。同时,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扶持,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支柱产业。

大草滩镇石咀沟村,平均海拔2600多米,全村有常住村民337户,人均耕地20多亩,近年来依靠药材产业走上了致富路。村干部雷想合说:“早前我们村是全县最困难的村,山高地凉,种了麦子不黄,经过这几年国家的大力扶持已经形成了以当归、黄芪为主的支柱产业,这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家家盖了小二楼,都有小车开呢,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走进石咀沟村,放眼望去,地膜药材一眼望不到头,村民冉想的库房里堆满了当归等中药材,门前停着小车。他家有3口人,共种植药材50多亩,其中黄芪30多亩,当归20多亩,去年收入十几万元,给儿子买了小车,修了新房。

甘肃佛慈中药材经营有限公司在大草滩镇新联村建立的扶贫车间,占地面积12亩,扶贫车间自建立以来就以保护价收购当地中药材,并吸收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新联村村民李芳红动情地说:“扶贫车间建立以来,我们在这里天天有活干,一天最少挣80块钱,多劳多得,有时候一天能到挣140到150元,一年能挣2万多到3万块钱哩,自己家地里的活也能干上,老人孩子也能照顾上。”

“我今年65岁了,到外面打工没人要,到这个佛慈厂里干点零碎活,门也看着呢,孙子也管着呢,自己的生活费能挣到,还能挣点哄孙子的钱,佛慈在我们这里建的这个扶贫车间对我们确实帮助很大,每一年成百万的钱让我们新联村的人挣到了。”新联村村民张润子高兴地说。

近年来,漳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全县年产各种中药材3.6万吨,实现产值7.6亿元,总收益4.55亿元,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1980元,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新闻推荐

重要战斗·漳陇阵地战

红30军实施岷洮西战役之际,驻守陇西的国民党37军军长毛炳文亦调兵遣将,在陇西西南相连漳县西北连绵20余里的山梁上布阵设...

漳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